【人物專訪】港府懶理港人訴求,這種有違政治倫理的深層次矛盾,在《逃犯條例》修訂中暴露無遺。部份金融界人士由以往只顧搵錢,轉為更關心香港未來的政治走向。「股壇長毛」David Webb定居香港近28年,即將54歲的他自覺人生已走了半路,眼見當局正由法治淪為鐵腕統治,替年輕人肉緊,「年輕人的前途更長遠,(比老一輩)損失更大。」抗爭進入現時階段,Webb對金融人有倡議,認為要在立法會功能組別爭取自己應有一票,選出代表推動政改。
記者:余秉峰
他又關心「50年不變」的承諾只餘下27年,對商業運作有實際影響。另外,Webb透露並無大手改變資產配置,現仍重注香港市場及港股。
香港普羅市民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首的高官,陷入高度對立的困局。Webb認為,後續發展存在兩個極端可能,一個是香港邁向普選,從根本解決現存問題,另一個是香港變成威權主義盛行的地區,當局實行鐵腕管治,甚至派軍隊到街上維持秩序。
憂港變威權主義 鐵腕管治
Webb分析指,由於中央政府目前未有讓香港落實普選的風聲,出現後者的可能性較大,背後原因是中央懼怕內地民眾會「有樣學樣」,假如香港成功實行民主後仍保持和平安定,其他省市也會有同樣訴求。
不過,Webb對於中央未來10年向內地人開放更多自由仍有信心,因為內地正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影子銀行等計時炸彈一旦爆煲,隨時引發動亂,故此有需要給予人們更大的自主空間,換取更好的經濟產出,「在實行計劃經濟及由中央分配資本下,要經濟進一步成長並不可行,因企業須以國家利益而非盈利能力作為前提。」屆時,中央向香港開放更多自由便順理成章,但何時會發生,Webb坦言只能耐心等待。
當下無法對中央寄以厚望,Webb指港人仍有其他自救方法,推動擴大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是其一。現時金融界、金融服務界及保險界的議席選舉仍採用公司票制度,儘管從業員數以十萬計,卻只得行內的公司團體有票可投,若機構有10多間附屬公司,便能每間各持一票,最終業界人員由不足1,000張的公司票作為代表,「擁有一間小券商或成為金銀業貿易場的行員,便有一張票,這其實是笑話。」
參考法律界、會計界和教育界等功能組別議席,Webb指這些界別俱設個人票,一般能選出支持民主建設的代表,「雖不總是做到,但通常是可以。」
未延長「50年不變」 影響商業運作
另一件令Webb在意的事,是「50年不變」的承諾只餘下27年,各界現時有需要爭取中央承諾延長期限,因為這對商業運作及年輕人的心態有實際影響,早前他到港大演講,便遇上不少學生對這問題表達憂慮,詢問是否應移居海外,「年輕人或沒信心選擇香港作為長期定居,市民亦未必敢申請30年期按揭來購置安身之所。」Webb強調背後理據,是基本法並無寫明終結日期,而是承諾50年不變,「這並非要我們50年後一定要變!」
年輕人在疑慮,投資者已在行動,Webb透露,身邊有許多資產管理及私人銀行等業界人員做定「防風措施」,已把簿記工作改到新加坡等地區。但Webb強調自己無意大手改變資產配置,仍重注香港市場及港股,雖然社會問題會對本地經濟造成影響,但香港早在2014年及以前經歷類似的情境,對於最終找到出路的可能性,他持樂觀的心態,「從長遠角度來看,現在有一些入市機會呢!」
單計已在港交所披露的股票,Webb現時有19隻港股持股逾5%,市值共達10.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