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房】藝人的離地式表態

【奮鬥房】藝人的離地式表態

這次不談政治立場,只談演藝界人士對政治的「表態」問題。

早前與一位電影界前輩見面,不免討論到近來的社會運動。政府在處理上出現問題,是我們都肯定的看法,但去到再深入一點的事情,我們就有着相反的立場。

我與前輩之前溝通得不錯,意見很少分歧得這麼大,於是我問他,最近是不是經常都不在港?他說是,其實這段時間他都在消息接收得不太好的地方工作。那我說,我知道原因了。

早兩個星期,我因公到了美國去,在那裏逗留的個多星期,網絡接收當然沒有問題,但那時自己身處在另一個地區,體會着另一種生活,再加上時差剛剛上下顛倒十二小時,所以即使我再關心香港局勢,都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的情況。我中午在工作時香港是深夜,我睡覺時又正值香港最多事情發生的中午,每每早上醒來按按電話的新聞,都會感到「嘩,乜又發生咗咁多嘢!」猶如山中方一天,世上已千年。我只是甩了個多星期就已經有點脫節,何況他們這種幾個月都不在港,網絡接收不完全的人?

這次的事情,是複雜的,轉變很快的,而且出現過的活動對於部份不夠緊貼時局的香港人來說,也會混淆起來,所以當一些人離線得太遠,你要求他們能夠完全理解現在的事情,確實有點難度。

於是就可以明白到,近日有部份藝人們出現的立場,某程度上是有些原因的。他們長期不在港,接收的消息不完全,若然加上他們本身就對民生或社會一向沒有深入了解,忽然又想簡單用幾隻字在社交媒體上表態,就會很容易發表了一些離地的言論。

他們看過一兩段無頭無尾的影片,沒有上文下理下就有了立場,一時激動就在社交媒體寫下感受。他們的言論都有一些共通點,就是大部份都是口號式及譴責式的文字及句式,帶有強烈情緒,而言論內容跟他們看的影片一樣,同樣沒有上文下理,沒有理論基礎及深入想法的。而字數呢?通常都是一百五十字之內。用那麼少的字去寫,明顯就只流於表態,而不是討論。

之後呢?他們就被人群起攻擊,紛紛說要從此罷看罷買罷聽他的作品,就像因為幾句話賠上了畢生事業一樣。他們慘不慘?嗯,其實有部份確是有些值得商榷的,他們大部份,都不是出於心地不好,我會說他們只是死於太離地,真心膠而已。

雖說巿民多對社會表態是好事,但對於這類藝人,我會就像我早幾天跟那位前輩說的一樣,勸他們在這個氣候,在未有深入了解之前,還是不要特別公開表態好,因為他們是公眾人物,真的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力,無論是意外地推動了一些人去信一些不了解的事,還是因為一知半解而惹人反感,都不是一件好事。

唔知就不如唔好講,在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道理。

當然,心知肚明但仍名正言順走出來撐乜撐物的,嗰啲人就算罷啦。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