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坐上元朗廝殺列車 「倖存者」活在恐懼中

那夜坐上元朗廝殺列車 
「倖存者」活在恐懼中

【好景不再】
【本報訊】7.21晚上,大批手持藤條、木棍等武器的白衣人,闖進西鐵元朗站見人就打,每一棍襲擊,同時擊中了每個香港人的心坎,也擊潰了市民對「警方保護市民」的固有認知。《蘋果》重組警方當日的「六大巧合」,如何「促成」這次令人心碎的元朗恐襲。三位當時在列車上親眼目睹襲擊的元朗人,從此活於瀰漫白色恐怖的元朗之中,有人事後要帶備「武器」傍身,在餐廳內也不敢談論事件;亦有住了35年的元朗人,感到與黑幫由「平行」到「connect」。自那晚起,元朗從此再不一樣。然而,警方似乎並不關心市民的人身安全,截至前晚僅以「非法集結」拘捕26人,更無一人被落案起訴。

記者:李錦欣 攝影:趙浩宜

很多元朗居民經歷過7.21白衣人襲擊後,至今未能走出陰霾。

妻嚇到病急搬離 夫怕被打 外出噤聲

對元朗人而言,最熟悉的地方發生如此荒謬的事,是錐心之痛。記者相約在元朗居住一年多的陳氏夫婦在元朗西鐵站接受訪問,只見陳太身穿黑衣,戴上口罩,受訪期間,四周不斷有人投以奇怪目光,有港鐵職員更好心前來提醒,着我們小心。一個曾經看似安寧的社區,籠罩的是如此不安。

從港島區「移民」到元朗的陳太,喜歡這裏舒服、空氣好,丈夫亦言:「喺發生呢件事之前,元朗街坊好融洽。」惟陳太自目擊7.21元朗恐襲後,直言「以後都唔想住喺呢度」。

事發時他們碰巧在元朗西鐵站,「開門嗰時有一個人嗌話外面有人打人,出嚟幫手」,兩夫婦遂出去幫忙。陳太在月台扶助眼角受傷的女生治療,丈夫則打電話報警。後來聽到有人大叫「上嚟喇」,於是他們又急急跑回列車上。經歷生死6分鐘,他們身處的車廂,剛好不是白衣人襲擊目標,所以並無受傷。陳太說,幾經艱苦回到家中,卻只懂呆坐,「我講唔到嘢,連喊都喊唔到」。

7.21後,街坊見面均會提高警覺,陳太亦坦言不想再於元朗居住。

因為今次的訪問,陳太相距7.21恐襲近三周,才在丈夫陪同下首次重返元朗西鐵站。

妻袋止汗劑自保 不敢再搭西鐵

恐襲翌日,謠言滿天飛,店舖紛紛落閘,人流稀少,元朗儼如死城。家,原是最安心的地方,陳太身處元朗的家,卻絲毫感受不到安全感,「死喇,打到嚟喇!」陳太決定帶同狗狗逃到港島的娘家暫住,「踏入喺港島嘅屋企,先覺得真係舒一口氣」。獲醫生診斷「嚇親」的陳太,病了一星期,於娘家暫住一星期始敢返回元朗,但不敢再搭西鐵。

警黑勾結,人人自危。手袋裏一支止汗噴霧,是陳太日常備用的「武器」,丈夫在旁解釋道:「靠自己保護自己,唔係靠警察。」到餐廳用膳,說話也特別避忌,怕得罪別人被打,於街上穿上白衣或黑衣,甚至戴上口罩或帽子,旁人亦會提高警戒,「完全冇咗嗰種鄰里關係,氣氛好唔舒服」。

原本住在屯門的陳先生,並無後悔在元朗置業:「我冇後悔,我老婆有(後悔)。」陳太接着說:「經歷呢件事,真係唔想再住喺呢度,連一個住嘅地方都保障唔到,我都唔知仲可以保衞到啲乜?」北京政府話50年不變,至今回歸22年,28年後的元朗又將會如何?「可能變咗元朗市、元朗鎮?成為一個大陸城市,由城管去管。」就算失望,不能絕望,正是他們恐襲後一星期走出來的力量。

「我希望可以變返原本嘅元朗,我只係想我住嗰個地方,變返以前咁開心、咁融洽、咁多嘢食,咁就已經好開心。」陳先生這句說話,也是很多元朗人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