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潘金蓮嗎?麻甩佬自嘲可能會答愛,但講到尾,小說字裏行間的虛擬人物,怎及AV女優令君血脈賁張?我是問:你欣賞這角色嗎?
爭取戀愛自由、控訴封建社會吃人禮教、敢作敢為……種種老掉牙、扮前衛的論調一早寫到爛,倒不如從作者角度看──蘭陵笑笑生(筆名)究竟視潘金蓮為正派抑或反派?我中文系恩師張雙慶教授說,笑笑生就是痛恨通姦淫婦,所以讓她飲尿(口交),要醜化她(見本欄2019年6月1日〈《金瓶梅》的正義〉)。恩師秉持賞善罰惡來解讀,我嘗試補充一下。
《金瓶梅》二創《水滸傳》那幾回武松殺嫂的情節,鋪張成一百回。作為女一,潘金蓮擔重戲份,自然要加深很多描寫,有時寫得她美麗不可方物,有時寫得她如母狗,難以一言蔽之,重點應在她的死,所謂蓋棺定論。《水滸傳》比較簡單,《金瓶梅》則繪影繪聲:「那婦人見勢頭不好,才待大叫,被武松向爐內撾了一把香灰,塞在他(她)口,就叫不出來了。然後劈腦揪番在地。那婦人掙扎,把髻簪環都滾落了。武松恐怕他(她)掙扎,先用油靴只顧踢他(她)肋肢,後用兩隻手去攤開他(她)胸脯,說時遲,那時快,把刀子去婦人白馥馥心窩只一剜,剜了個血窟窿,那鮮血就冒出來。那婦人就星眸半閉,兩隻腳只顧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雙手去斡開他(她)胸脯,扎乞一聲,把心肝五臟生扯出來,血瀝瀝供養在靈前。後方一刀割下頭來,血流滿地。」血腥中帶香豔,不忍卒讀,還總結一句:「武松這漢子端的好狠也。」(第八十七回)
正因渲染得令讀者對暴力產生反感,對英雄為兄報仇感到心寒,毋寧說,笑笑生是憐惜潘金蓮的,推而廣之,一干男角也作了偷天換日式變動──武大郎改成一早對老婆與富戶通姦隻眼開隻眼閉,武松改成曾經魯莽殺錯替死鬼,形象便不如《水滸傳》般正直;西門慶呢,倒改成死於馬上風,臨終潘金蓮拉着他手呼喚「我的哥哥」(第七十四回),頗感人,因為他是潘金蓮遭遇的唯一愛情。
係,西門慶死於馬上風,正正死於策騎潘金蓮途中,咁肉酸,怎算偉大愛情?的確,《金瓶梅》畢竟沒放過鞭撻傷天害理的姦夫淫婦,更標榜全書主旨在節慾,卷首詩云:「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教君骨髓枯。」在西門慶「遇害」時又引錄一次。這便構成一段詭異因果關係──潘金蓮害死品格低劣的武大郎,愛上壞蛋西門慶,卻做了「斬」到西門慶骨髓枯的殺手,但潘金蓮本身難逃正義制裁,不過,制裁她的武松亦不見得是好漢……
作者批判地憐惜她;讀者如我,自幼看她與另一妾侍李瓶兒爭風呷醋,明明只不過狗咬狗骨頭,心裏也偏袒她多些。愛恨交纏,靈慾之間,正邪之際,女人不壞男人不愛,愛到死,最後發洩於上述近乎快樂殺人(Lust Murder)的戀屍癖(Necrophilia),實開文學史未有之奇。
《金瓶梅》之所以千古第一禁書,並非偶然。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