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彈「放題」市民燒傷咳血

催淚彈「放題」市民燒傷咳血

【本報訊】警方在多區「放題式」施放催淚彈,有醫療團隊表示,已接獲多宗灼傷,甚至二級燒傷的個案,部份人有咳血、腹瀉、嘔吐等症狀,醫生警告,吸入催淚煙嚴重可致肺泡壞死和肺炎,殘留在口腔及鼻腔的催淚粉末,可進入腸胃引致腹瀉。對於有市民稱已「習慣」催淚煙的不適,醫生指,即使身體適應了難受感覺,但催淚煙所致的傷害不會減少,切勿誤以為有「抗體」。

現時警方使用的兩種催淚彈,主要成份均為「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CS)」。其中經法德魯「大口槍」發射、由美國出產的催淚彈(型號:MP-6M5-CS),生產商在官網提醒,會刺激皮膚及嚴重刺激雙眼,亦可引致皮膚及呼吸系統過敏,引發哮喘症狀及呼吸困難等,吞嚥及接觸皮膚均有毒,吸入更可引致死亡。

杏林覺醒發言人黃任匡表示,目前醫療支援熱線接獲的個案,有不少在接觸催淚煙後,出現灼傷甚至二級燒傷,亦有咳血及屙嘔等症狀。他稱,高濃度或高劑量的催淚煙,可引致氣管、支氣管及甚至肺泡組織壞死,令免疫系統下降,容易致細菌入侵,「一旦出現壞死,亦可以咳出血嚟」,甚至出現肺炎。黃稱,有文獻顯示,催淚煙的化學物殘留在鼻腔及口腔,會隨分泌物進入腸胃,導致腸胃問題如腹瀉等,建議市民若在無裝備下暴露於高濃度催淚煙環境,事後除要徹底沖洗皮膚及洗滌衣物外,亦應清洗鼻腔及口腔。

催淚彈「放題」下,男女老幼中招後痛苦萬分。

適應非「抗體」損害持續

診所位於「放題區」西環的家庭醫生林永和指,每次警方放催淚彈翌日,均會接到五至六名因吸入催淚煙而不適的病人求診,大多數出現皮膚痕癢及氣管不適等症狀,「有啲係直接有參與,有啲喺附近,遠距離冇閂窗」。他稱,診治時會將病人視作遭受污染物刺激處理,包括檢查病人的敏感症狀及有否發炎等,大多處方放鬆氣管的藥物,以及抗敏藥如類固醇和抗組織胺等。

對於有市民表示因多次接觸催淚煙,身體已產生「抗體」。黃任匡提醒,「其實你身體適應嗰種難受感覺,唔代表嗰啲催淚煙對身體嘅損害係低咗」,若因為未有不適而讓身體持續暴露於催淚煙環境,反而更加危險。

對於有催淚煙波及附近民居,急症科專科醫生鄺葆賢建議要立即棄丟接觸到催淚煙的食物,接觸到催淚煙的窗簾、床單及家具亦要清洗,「屋企家居仲危險,會殘留咗係度,不斷透返出嚟,二次污染環境」。

鄺指,催淚彈不應在民居施放,全球各地甚少出現類似香港現時的大型生態災難,故暫未有文獻指出催淚煙殘留在家居的影響。但她提醒,催淚煙可影響孕婦導致流產,「抹多幾次(家具),最安全當然係丟晒佢,但唔可能㗎嘛」。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