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公佈最新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建設計劃,預計房委會及房協2019/20至2023/24年度共有10.01萬伙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僅達到長策公營房屋目標的六成四,未來五年較目標少5.7萬伙單位,而下年度房委會公屋及綠置居新單位供應量更跌至僅6,100伙,屬近年罕見,公屋聯會憂慮此情況可能會令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高企。
未來五年供應不達標
根據房委會今年6月推算的2019/20至2023/24年度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未來五年共提供9.4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連同房協5,300個公營房屋單位,即未來五年將有10.01萬伙新落成公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僅兩萬個單位落成,雖然數字尚未計及回收單位,仍然遠低於長策訂下十年31.5萬伙、每年平均3.15萬伙目標。
當中最新2023/24年度建屋計劃,房委會將有2.34萬個新單位落成,分別提供1.78萬個公屋及綠置居單位,和5,600伙資助出售單位;房協預計該年度可提供1,700個出租單位及700個資助出售單位,即該年度共有約2.59萬伙新公營單位落成,較前一年度的1.7萬伙單位升逾五成。
不過,2020/21年度房委會公屋落成量急跌至僅6,100伙單位,至2021/22年度才回升至2.07萬伙。
翻查去年公佈的五年公營房屋建設計劃,2020/21年度原本公屋及綠置居供應為1.13萬伙,2021/22年度則有1.44萬伙單位,料部份單位或未能如期落成故要延遲推出。
公屋聯會擔心下年度有大量單位推遲落成,對於輪候時間雪上加霜,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4年,該會憂輪候時間將維持高企。
民建聯柯創盛亦對下年度公屋出現斷涯式滑落感非常失望,促請當局推出租務管制,紓緩基層租金壓力。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