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反送中示威引發的衝突持續,美國前日提升對港旅遊警示級別,呼籲在港公民提高警覺。美國國務院以香港的「民間動盪」(civil unrest)為由,將對港旅遊警示由最低第一級的「普通預防」,提升一級至「提高警覺」,美國對外旅遊警示共有四級。
籲國民避免往示威區
告示指自6月起,香港各區出現大大小小的政治示威,示威大多數和平,但部份演變為對峙或引發暴力衝突,示威與對峙更蔓延到住宅區,超出警方批准的範圍,並可在缺乏甚至毫無事前通知下發生,而且很可能持續。當局呼籲打算前往香港的美國公民留意香港傳媒報道、避免前往示威區、留意周遭環境、保持低調,若意外身處大型集會或抗議場地附近應保持警覺。
澳洲同日亦更新對港旅遊警示,而英國、愛爾蘭、日本在上月元朗白衣人隨機襲擊市民後已對港發出旅遊警示。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香港有白衣人隨意打人、警方濫捕及無差別發射催淚彈,故理解外國做法,身兼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委員的他指,現時香港各行業均受影響,但強調「警民衝突,都係源於政治問題不獲解決」,政府不應倒果為因,只談社會受影響。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胡志偉指不同國家均期望香港問題在政治上盡快有效解決,「仍只依賴鎮壓手段,顯然唔係有效解決(方法)」。
■記者陳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