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局勢緊張之際,以色列上月兩次空襲伊拉克,其中一次出動無人機,是自1981年以來的首次,目的是打擊伊朗支援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惟兩個當事國無公開事件。西方外交官相信以色列已擴展打擊伊朗的範圍。
伊朗革命衞隊特工被殺
第一次襲擊發生在上月19日,消息很快被伊朗扣押懸掛英國旗運油輪一事蓋過。然而在伊拉克北部阿梅利鎮附近的現場照片所見,由什葉派戰士組成「巴德爾」民兵組織長期使用的軍事基地有火燄冒出。九日後,巴格達東北部阿什拉夫營地亦遇襲,當地現由巴德爾佔領,襲擊據報令40多名特工被殺,部份是伊朗革命衞隊成員。有外交官稱以色列是幕後黑手,及後有傳第一處遇襲地點有中程導彈存放,離伊朗邊境約80公里的第二處遇襲地點,亦有一批導彈剛剛運到。
以軍退休將領奧利安在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民兵組織透過伊拉克東部迪亞拉,與伊朗建立通信和控制管道,讓他們在無政府批准的情況下進口導彈和裝備。他稱不知道是否以色列幕後策劃襲擊,但若伊朗嘗試建立管道,以色列會試圖將之摧毀。以色列一直擔心民兵組織的影響力擴至黎巴嫩和敍利亞。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