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難消化 太甜濕熱 台飲傷脾胃

珍珠難消化 太甜濕熱 
台飲傷脾胃

【本報訊】炎夏高溫難當,不少人隨時一日飲幾杯凍甜飲消暑,尤其近年台式飲品大行其道。但中醫師表示,添加在台飲中的珍珠、芝士及奶類均屬難消化食物,飲太多會傷脾胃。飲得太甜更可致脾虛濕盛,不但越飲越渴,更可能帶來水腫及易攰等症狀,建議夏天宜揀常溫及少甜飲品,減少對脾胃影響,推介自製「蜂蜜蘆薈汁」及「紫背天葵茶」消暑解渴。
記者:梁麗兒

芝士奶蓋茶、珍珠奶茶及水果茶均為夏日流行的台式飲品,香港防癆會梁仲清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倫棨鋒(圖)表示,台飲中的珍珠、芋圓及番薯圓均屬中醫所指的黏膩食物,即較難消化的食物,飲太多會損害脾胃健康。仙草類飲品因性質偏涼,雖然有助退火,但體質虛寒人士不宜,包括有容易手腳冰冷、腹瀉、痛經或經期血塊多等症狀的人。水果茶如採用罐頭水果或經曬乾製過的水果,不但含有一定糖份,維他命C或已流失,營養價值低。紅茶因性質溫和,作為茶底會較好。

倫指台飲中的黑糖成份,其性溫味甘及入脾,有補中益氣及健脾暖胃效果,適合虛寒體質人士,例如黑糖薑母茶。但熱性體質或胃火旺盛,即有容易胃痛、口苦口乾及牙肉腫痛等症狀人士則不宜,也不建議一般人飲冰凍的黑糖飲品。

在中醫角度,凍飲傷損脾胃,飲食太甜則會生濕生痰,可造成脾虛濕盛,當脾胃消化差,便會積聚水濕,引起水腫、身重困倦、胃口減少及大便溏薄等問題。臨床上夏天有不少病人因腸胃消化差、「食少少就覺得好飽」、或因為易攰、唔願郁等問題求診,也有女士受水腫、痛經等問題困擾,因覺得面腫、手腫或腳腫問題而要找中醫調理。倫稱,這些病人通常都有每天喝凍飲或甜飲的習慣,不懂得節制飲食,損傷脾胃,引致上述種種脾陽受損的症狀和表現。

自製蘆薈汁清熱通便

市民要揀消暑飲品,應以微涼為主,最好為常溫的溫度。為免惹起痰濕、濕熱,奶類如珍珠奶茶、芝士奶蓋茶等,應少飲為妙,盡量選出天然材料製作的飲品。對於在暑熱天流汗多的人,椰子水是不錯選擇,中醫認為有消暑解渴、消水腫及利尿功效。

倫又推介市民不妨自製消暑飲品,其中平日容易食滯、感到身體發熱的人,或心情煩躁、便秘人士可利用攪拌機炮製蜂蜜蘆薈汁,材料包括蘆薈、檸檬汁及蜂蜜,有助清肝火、除煩熱及通便。有燥熱及暑熱人士,例如容易頭重頭昏、胸悶惡心、咽乾舌燥等,可採用紫背天葵、山楂及冰糖煲紫背天葵茶飲用,有消暑清熱及開胃的作用,每周可飲一至兩次。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