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人肉錄音機 完勝一眾高官

不做人肉錄音機 
完勝一眾高官

【特寫】
有人說,香港這場逆權運動缺乏「face of the protest」。昨日的民間記者會,有三個年輕人站了出來。這三位「巴絲打(男、女網民)」穿黑衣、戴黃色安全帽、口罩掩面,但他們的青春稚氣僅憑雙眼已清晰流露。據悉,最年輕的一位只是中學生。

畢竟是素人,他們面對數十支鏡頭難掩青澀,緊張時會雙手緊扼咪高峯,又沒有為傳媒提問預備sound bite。或許受「冇大台」的立場限制,他們搶佔電視新聞的air time上可算打了場敗仗:以有線七點新聞報道為例,有關民間記者會的報道僅42秒;而警方昨午4時的例行記者會,則斷斷續續共有超過兩分鐘的播放時間。

流暢應對英語提問

但在多個層面上,三位年輕人完勝一班大人。他們沒感染政府記者會「例遲」的風土病,早早坐在長枱前等候記者。他們流暢應對英語提問,不會「can't find the right word」。他們有熱情,並非飾演錄音機,回答記者問題,說到港人甚麼方法都已試過,政府依舊不聞不問,黑色口罩亦難掩絲打的激動。
記者留意到發言人之一的曾小姐(化名),泛紅的眼眶下有兩條深深的眼罩痕。但願有日香港可復見光明,人民不再有恐懼,可以看清這張face of the protest。
■記者關冠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