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獨木舟尋幽探秘闖關刀洞呃like靠一艇一槳

體育人訪:
獨木舟尋幽探秘闖關刀洞
呃like靠一艇一槳

時下最受歡迎的活動,一定是打卡呃like,關鍵是一個美景,如不想「撞景」,可試划獨木舟尋幽探秘,只要一隻艇、一支槳,不分男女老幼,上完三天的「三星」課程,看準天氣,就可展開休閒美景好玩之旅,強身健體、消暑又呃like,值得一試。
記者:徐嘉華
攝影:馬泉崇
場地提供:海豚獨木舟會

入海豚獨木舟會前,一定見到一個木製長型招牌,上面寫着創會年份──1979,大家沒看錯,這間獨木舟會今年正值40周年,創會的獨木舟教練李卓凡年屆68歲,70年代初開始玩獨木舟,皮膚黝黑,人老「身」不老,沒有大肚腩、沒有駝背老態,搬起十幾公斤重的訓練艇時仍健步如飛,他也笑言「好少去探醫生」,這多得自己的堅持,到這年紀,還堅持1星期划獨木舟2次,每次10-20公里,還不時參加比賽。

就算去年超強颱風山竹令海豚會變成「一盤散沙」,損失了50多隻艇,總值超過15萬港元,還有近海的艇隻棚架、更衣室都成重災區,維修費至少七萬多也沒嚇退凡哥,他更將一隻被山竹打成兩截的「愛艇」放在入口,寓意再大的災難也不減對獨木舟的熱愛。

獨木舟令三師徒李卓凡(中)、梁小雪(左)及Queenie(右)遊盡香港美景外,亦令他們保持健康體魄。

凡哥40年前「一見鍾情」

凡哥21、2歲開始玩獨木舟,當時那有手機打卡,但原來他也是被那些美景吸引,他說:「玩獨木舟前,我都有跑山、玩定向、露營等,嗰時唔識保護自己,關節位都受傷,於是決定『落水』,一試就愛上,容易學外,裝備亦簡單,又係一項『全方位』全身運動,唔單止用手力,上、下肢包括腰及腳嘅肌肉都運用到;最好玩係學識後可以扒到唔同地方遊山玩水,好懷念以前,香港嘅水上環境真係好靚,海水冇污染,清澈見底,比𠵱家好好多。」

訪問那天是星期五下午兩點,海豚會內有不少人正在上訓練班,凡哥說由當初創會時30多人,到現在每年維持收新會員100-120人,獨木舟在香港真的有不少愛好者,梁小雪跟曾靄恩(Queenie)是少數中的表表者,玩了獨木舟7至8年,由學員到現在成為教練,對獨木舟樂此不疲,聽着他們跟師傅凡哥談到「新春行大運」,大年初一、二會齊集大環海豚會,划到白沙洲及橋咀繞一圈,享受不一樣的行大運,冬至又會去東丫糧船灣天后廟附近大快朵頤、夏天去東龍島吃餐蛋麵、布袋澳嚐海鮮,又會聯群結隊划到火石洲穿「關刀洞」、去世界地質奇觀的破邊洲看六角形岩柱,這些都是打卡美景。

規定三人同行互相照應

80後的小雪,手機內有不少美景照片,全部都是划獨木舟由水路尋幽探秘:「相對其他水上活動,我覺得獨木舟較自主,唔似帆船要夾好多人先控制到船隻,獨木舟嘅話,只要你夠技術,就可以出海到好多唔同島嶼。」

一般的獨木舟租艇要求,只要上了一、二、三星的課程(各上一天)就可以憑證書租艇出海,但過來人小雪認為不足夠:「現有嘅一、二、三星只係三日嘅課程,主要學習技術,要到『關刀洞』、破邊洲等外島並唔適合(見另文),以我為例,我嗰時每星期扒一日,每次由朝早10點扒到下午2、3點,足足扒咗一年先出遠啲嘅地方。」

70後的曾靄恩是典型的香港女生,不好運動,但有一次陪朋友玩獨木舟,當時她也接近40歲,一試之下從此改變生活,她說:「嗰次係朋友講,教練教得唔錯,叫我嚟試試,開始時有啲怕,我只識簡單游水,好在出海一定要着助浮衣及救生衣,玩多幾次覺得易學又好玩,比起我以前唔做運動,身體真係健康咗好多。」獨木舟亦要求出海必須最少三個人才可成行,途中有說有笑,一點也不會悶。

市面上的獨木舟訓練班,由一星級最便宜30元到200多元就可學到,像小雪和Queenie,只要每年給海豚會年費1,200元,就可隨時下水,艇、槳及助浮衣都是免費提供。

經驗豐富的凡哥表示,香港一年四季都可玩獨木舟,最熱鬧的季節是夏天6至8月,現在會內最年輕的學生得八歲,凡哥認為小朋友骨骼較軟,會很快上手,根據規例,八歲或以上才可獲頒證書。凡哥表示技術為先,打好基礎,再練好體能及耐力,會漸漸找到獨木舟的樂趣。問還有4個月就滿68歲的凡哥會玩到何時,他說:「十幾年前有人訪問過我,問我幾時退休,我當時答:『我郁唔到咪退休囉!』」

去年「山竹」令凡哥損失不少,手上這隻只比過一次賽的愛艇斷成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