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七千五步 - 左丁山

日行七千五步 - 左丁山

在家居屋苑,每日任何時間都見到不少居民在屋苑平台步行、慢行或急行,以長者為多,青年與中年人則緩步跑,黃昏晚上時間,步行及緩跑的居民更多,足證香港人着重健康,注重運動。

左丁山每日午飯後,在中環步行三十至四十五分鐘,習以為常,秋冬天常在街上行,夏天氣溫太高,便在商場漫步。一日在IFC商場,遇到恒生銀行前高層賓架L,他也在商場步行,賓架L云:「添伯教落,冬天行兵頭花園,夏天行太古廣場,常保健康。」添伯便是何添,他長期堅持每日步行,得享高壽。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健康人士日行萬步,據香港01(2018年1月7日)的一篇文章,引述史丹福大學的全球統計,香港人每日平均步行6880步,世界第一,中國人第二,走6189步,烏克蘭第三,6107步,日本第四,6010步。香港人走路走得多,但與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一萬步,還有一段距離。一萬步,需時多久?一般認為是兩小時左右,以左丁山的平均步行速度計算,一分鐘走100至110步,行一萬步需91至100分鐘,那麼如何找到時間?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Harvard Health Blog在7月11日有一篇短文談及「日行萬步」,正式指出日行萬步已成步行人士的金科玉律,但在研究人員仔細檢驗下,日行萬步並非必須,一位I-Min Lee醫生/教授曾就日行萬步作研究,論文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論文探究人們每天步行多少步才能達致最佳健康效果,所謂效果以壽命計算,即每日步行多少步才會帶來較長的壽命?Dr. Lee將日行萬步的歷史追溯至1965年日本發明Manpo-Kei(萬步計),原意是市場推銷,但迅速成為走路人士的定律。Dr. Lee調查了16,741名女士,62至101歲,平均72歲,於2011至2015年間,每人每天帶上步行計算儀器accelerometers,以統計每天的步行數字。結果分四大項:(一)靜態,每日行2700步,(二)女士每日步行4900步可降低死亡率41%,(三)死亡率隨步數增加而下降,但每日步行超過7500步並無顯著改善,(四)最活躍人士與靜態人士比較,每1000人之中,死亡人數少9人。所以如果步行的目標是降低死亡率,每日步行7500步已夠,毋須強迫自己日行萬步,那麼步行速度有無影響呢?Dr. Lee指出,行快行慢並不重要,every step counts!例如在家做家務,女士可逐隻碗碟拿入廚房,不用把碗碟放在托盤上一次過全部送入廚房,如此便可增加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