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66歲的靚聲王張偉文,受腰患困擾,2016至18年間動了兩次超過12小時的腰椎大手術。
手術後,張偉文決定定居於深圳,禍不單行,這短短一年,他多次跌倒失去知覺,送院治理。事發後,當事人完全「斷片」,對意外沒半點記憶,更不時語無倫次,問非所答,身邊的朋友紛紛勸張偉文回港檢查。「醫生話我其實唔算係病,呢啲短暫性問題,即係好似我後頸有瘀血,就要開刀清除,之後就會無事。」張偉文淡淡言說。
由於瘀血位處頸椎深處,加上之前做過兩次大手術,元氣大傷,最終手術要分三次進行,每次不能超過兩小時。現時瘀血已完全清除,並於後頸留下一條既深且長的五吋疤痕。周身傷的張偉文仍未放棄唱歌,更表明9月的伊館演唱會大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希望好頭好尾!」
經歷兩次腰椎手術,加上受糖尿病影響,張偉文雙腳開始乏力,不能長時間站立、走路,需要靠電動輪椅代步。他跟很多香港人一樣也有住屋煩惱,一年多前決定搬到深圳定居。「租金真的很便宜,面積有1,900呎,月租也只是5,000元,傢俬亦齊備。」
儘管住所是很多人夢寐以求五星級的家,屋外卻有一條危機四伏的斜路。
昏迷失憶 與死亡很接近
「那條斜路不像香港那樣會有一個緩衝位,而是凸起像一個小三角,輪椅前面是一對小車輪,但後面的車輪也不算大,如果是大車輪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每次也過不到那個位,所以多次撞頭,朋友也說我跌了超過八、九次,自己不太清楚,完全不知跌過多少次!曾經有一次,突然感覺面部濕濕的,原來是血,亦曾試過昏迷,內地人會送我到羅湖醫院,醒來後地方毫不熟悉,覺得不像香港,才知道自己跌倒。最初自己不相信,後來有朋友說我跌倒後,經常前言不對後語,說話不清晰,因為有短暫失憶,所以胡言亂語,說話內容好像與事實不符。身邊朋友便開始擔心,經常說陪我看醫生,我又不知他們想我看哪一科,其後發現有些自己察覺不了的傷勢,所以便決定回港就醫。」張偉文憂心地說。
張偉文生性樂觀、豁達,即使經歷了多次跌倒、昏迷,又進行了多次手術,也沒有一刻自覺與死亡很接近。「沒有!只記起朋友經常說我不知在想甚麼,如果我正在思考的時候,突然腦內空白一片或者跳到第二個空間,這樣便會有點擔心,因為重拾記憶後接不上故事,我的記憶受到破壞,現時不是太好,對新事物很快便會忘記,所以一些新事物要特別記低,舊記憶則反而會很牢固,所以應該是跌倒而影響記憶力!」
為免再有意外發生,無親無故的張偉文,終於接納朋友勸喻搬回香港,暫居護老院。「因為不可以長此下去,總有一天會出意外,連說再見的機會也沒有!所以聽朋友勸喻,痛定思痛,最終決定搬回香港。選擇住在護老院,因為負擔得來,同時24小時也有人照顧,現在先住一段時間,看看往後有甚麼轉變,況且已經簽約做演唱會。我想借此對大家說,這個病並沒有影響唱歌,希望能夠開開心心完成這個演唱會。當晚會唱很多舊歌,傾巢而出,你一定會聽到喜歡的一首!我現在會好好養聲,雖然自己心境亦算開朗,但遇到這種病其實也頗擔心,千萬不要再發生便最好了。」
身體的狀況控制不了,正住在護老院的張偉文也不得不為事業設下限期,表明9月的伊館演唱會大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有可能會,但我希望不是!不過我頂多也只是唱多一次,就算今次順利舉行也不會再戀棧,希望好頭好尾!」
早慣孤單 最不捨得觀眾
畢竟已入行40年,張偉文表示如果這一刻要離開,除了舞台,他更不捨得……「觀眾。因為他們給予我很多東西,都是很寶貴和難得的。如果沒有觀眾,我算是甚麼?不會有人認識我。很多人認識我,卻從來沒有纏着我,每個人也讚我唱歌很好聽,很開心和真心。大家素未謀面也這樣做,其實很困難,我最喜歡自己的歌迷,多謝和感激他們!」
踏入66歲還是孤家寡人,張偉文說孤單在他身上只是短暫出現。「其實在這一行,我的工作量算頗多。另外還有很多朋友,經常會飯敍聊天,不過有時說到興高采烈,飯局已到尾聲。那一刻獨自回家,便會有那種感覺,不過也只是很短暫,我很快便會適應,慢慢便沒有問題。」
不過張偉文卻透露人生有一個少少遺憾。「未曾結過婚!即是說好的方面,不是說sex,可以有個關心自己的親密伴侶一起相處,這個應該沒有可能實現了!」
身體毛病頻生,事業隨時無以為繼,張偉文沒有尋求社會援助,靠積蓄暫住護老院過日子,他一再強調入住護老院只是過度性質,他朝重拾自理能力便會離開,重過獨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