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之後直飛新加坡,因為口音和衣着,多番被識穿並非久居當地的原住民,他們得悉我剛剛「脫險」逃出槍林彈雨,紛紛慰問繼而盤問,無端端成了半個逆權運動代言人。揸計程車的老伯說:「這兩天日報已經沒有報導,大概平息了吧?」連忙解釋,公務員醫務人員群起分頭表態,全民三罷兼七區集會近在眉睫,鬼祟特首選擇閃閃縮縮出席文化中心酒會,無暇處理任何訴求,一時又傳戒嚴,一時又傳出解放軍,點會咁快雨過天青?他聽了若有所思,不知道是慶幸該地國泰民安風平浪靜,抑或幻想如果搵食地點不幸換成香港,有沒有勇氣響應罷駛。某家庭主婦搞不清元朗白衣人是怎麼一回事,但沒有耐性等我分析來龍去脈,一步跳到關鍵問題:「忠的奸的?」啊哈,這就容易了,傳統戲曲的二分法果然根深柢固,一個「奸」字便能滿足觀眾要求,可以省下大量口水。
值得留意的是,雨傘運動時普遍流行的「啲後生搞事,最好拉鬼晒佢哋」,這次完全不見人提,反而浮現「本地傳媒親中」的投訴,可見網絡時代訊息四通八達,強力打壓新聞這招,在國民一向逆來順受的新加坡也漸漸失效了。星期六打開鳳凰衛視,居然只報撐警大會,不報旺角再遊行和佔紅隧,政治立場非常分明,半世紀前驚共產黨驚到鼻哥窿冇肉,如今卻任由一天到晚賣五糧液廣告的紅媒腐蝕心靈,當然是錢作怪。不報憂並不表示一定報喜,李光耀乖孫出櫃和結婚的消息,中英日報就全面封鎖,恭喜只能在網上傳遞,雖然舉國上下無人不知,官媒絕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