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下廚】野餐pack lunch有啖好食 DIY御結包着愛

【親子下廚】野餐pack lunch有啖好食 DIY御結包着愛

【親子下廚】
很多小學生都不喜歡學校飯商的飯餐,覺得營養有餘,但美味欠奉。有見及此,有些父母會安排工人中午到校送飯,有些港媽更仿效日本媽媽,每天弄出各式可愛造型便當,務求讓子女上了半天課之後,午膳時食得開開心心。和食出名健康、美味,只要拿揑好白米玄米比例,早上極速弄幾個「御結」放進子女書包,或放假去野餐,簡單也不費時。

不時見到一群群港媽趁中午時,去一家小店買各式御結,作子女放學後的點心,西田宗生笑說:「香港媽媽也可以自製御結,味道一定很好!」他是華御結所屬百農社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年紀輕輕的八十後,對日本農業有一份情意結,特別執着於米飯的質素。他不怕倒自己米,甚至安排日本師傅即場示範御結製作。西田宗生對御結的感情,是來自他和媽媽的那份母子情。

來港創業多年,西田宗生念念不忘兒時經歷,「我對御結有太多難忘的記憶。好像在小時候,媽媽每天都會弄御結給我吃。到我十三、四歲時,你知道每個小朋友也有反叛期,我當時甚反叛,晚上經常很晚、甚至半夜才願意回家。但無論我多晚回到家裏都好,每天早上睡醒時,一定會看到幾個剛弄好的御結,那是我媽媽大清早起身做給我吃的。」

「媽媽弄的御結是三角形的,很新鮮,外層包海苔,很好味。她會把御結放在飯枱上,留給我吃,彷彿在悄悄告訴當時反叛的我:『兒子,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

三角形仿山造型 向山神求穀物豐收

長久以來,日本媽媽都喜歡為子女做御結。這種兩代之間的連繫,除了習俗之外,還有更深一層寓意。西田宗生不忘解說,御結是和食的靈魂,三角形是源自仿照山的造型。「山,在日本文化中很重要。以前的日本人是務農、種米。米,是維持一家生命之源,很重要,但一年只有一造收成。正是因為一年只有一次,如果那次收成不好,接下來的一年,全家的食糧就有麻煩了。因此日本農民會向山神祈求穀物豐收,所以用米飯為主的御結,也就是三角形了。」

「御結和生命、生活品質的關係,就這樣慢慢連結並流傳下來。」因此,御結成為了最傳統,亦最受歡迎的和食。日本人由朝食、晝食到夕食(即早、午、晚餐),一日三餐都會吃御結,日本全國一天之內銷售的御結超過一千萬個。「在日本,兩歲的小朋友已經開始食,因為很少人會對米飯敏感,所以幼兒食御結一點也沒有問題。」「我上學時,媽媽會做兩個御結讓我帶回學校當午飯。不過,有時我和同學做完運動後很肚餓,來不及等到午膳時間,在小息時就急急拿出來填肚。」說到這裏,西田宗生也忍不住笑起來。

食物的教育 「每粒米都得來不易」

在日本,御結蘊含着母親對子女的感情,還有教養。「在日本我們叫這個做『食.育』,意思是『食物的教育』。御結的食.育,是教小朋友拿在手享受美味米飯的時候,要記得米農的辛苦,記得每一粒米都得來不易。」「我媽媽那邊的家人,由公公再數上幾代,都是農民。他們知道每一造米的收成,來自汗水也來自好的天氣。媽媽在我從小開始,就跟我說米的故事,教我珍惜食物。她從不准我有剩食,那怕有一餐只是剩下一粒飯,媽媽都會很惡地罵我。」農夫辛勞下田耕作、播種、施肥、收割,一碗美味米飯得來不易,這是很多日本小孩都知道的道理。

西田宗生堅持御結不能叫作飯糰,也樂意與港媽分享御結製作和日本「食.育」中的御結文化,早前他率領華御結的日本師傅去天水圍一間中學推廣「食.育」,向學生講述日本米農故事、傳揚惜食文化,更即場教學生自製御結。

西田宗生送我兩個日本五

華御結由年輕的西田宗生領導,來港創業多年,至今依然不忘兒時媽媽為他弄的御結。

日本政府一般不准農業種子出口,這塊小稻田種了來自山形縣的米種子,是罕有獲批准出口的例子。

很多家長會購買御結讓子女放學後當小吃,不妨考慮自製御結,預先準備材料及米飯,需時少於10分鐘。

御結重米飯口感 白米玄米黃金比例8:2

御結(おむすび,日文發音omusubi)這種傳統日本料理,食材多變,易帶易食,健康美味,適合小學生帶回校當午飯。若能預先準備材料,煮好米飯,要握好一個山形御結,需時少於10分鐘,港媽大可以清早極速製成讓子女帶回校。雖然御結食材眾多,但米飯才是當中的主角。要米飯既軟又香兼有口感,關鍵是不同的米的比例。華御結日本師傅建議白米宜混入玄米,就能營造豐富口感。

用日本米 不蘸壽司醬油

華御結相信米粒帶有生命,所以他們會把來自日本的米存放在攝氏15度和濕度70%的溫米房裏,這環境能讓米粒進入類以冬眠狀態,減少米粒呼吸,便能減慢氧化速度,到用的時候才即精即用,保持新鮮。港媽無辦法做到如此精緻的操作,要煮出Q彈、飽滿、綿密又帶甜的米飯,就必須用日本米,西田宗生說:「不同產地的米各有其用武之處,若要做御結,最好就是日本米。用日本米煮成的飯,放涼了依然很好食。」白米和玄米的比例應該是8:2,是怎樣訂定呢?華御結的師傅會告訴你,這是內部測試結果。他們反覆測試過白米和玄米各種比例,得出8:2的口感最好。

這天日本師傅示範了兩款御結:珍寶御結和拌飯御結。港媽可以按照子女的口味,去增減他們喜愛的餡料,例如豚肉、野菜、玉子、雞扒、芝麻、牛肉等。拌飯御結顧名思義,將所有餡料和米飯拌勻;至於珍寶御結,餡料宜逐層放好,最後下一抹沙律醬,提升味道。

港媽不必為御結飯盒加添壽司醬油,西田宗生笑說:「我們初來香港時,很多客人買了御結會問職員有沒有醬油包。現在這類情況少了,香港人越來越了解御結文化了。」

簡單御結自家製作

【珍寶御結】

1.
將微暖的白飯鋪滿海苔

2.
白飯上放火腿扒和玉子,再加黑椒沙律醬

3.
海苔對摺,輕輕壓緊,動作輕柔就不怕弄穿海苔

【拌飯御結】

1.
白米和玄米先以8:2的比例混好,煮熟

2.
預先調味煮好的豚肉野菜,拌入微暖的白飯中

註:天熱時應用保冷袋儲存御結,或放進雪櫃。

採訪:譚暉
攝影: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