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和科普書展示的銀河系,大多把四條旋臂畫在一個扁平的圓碟上面。波蘭天文學家藉觀察宇宙中逾2,400顆明亮的造父變星(Cepheid),製作出新的銀河系3D立體圖,發現我們身處的銀河系,其實是兩端以相反方向翹曲,厚度亦非所有部份都一樣。
領導研究的華沙大學學者斯科夫龍稱,銀河系在離中心2.6萬光年的位置開始翹曲,幅度在約3.2萬光年更大,構成兩端翹曲的形狀。此外,銀河系越接近邊緣越厚,比地球所處部份厚了2,500光年,形狀如喇叭褲褲管,跟傳統對銀河系的認知不同。
造父變星雖然時光時暗,但閃爍周期長短是與最高亮度成正比,所以可從閃爍周期算出最高亮度,再比對觀測的亮度,從而推算離地球距離。而且造父變星比太陽光亮一百至一萬倍,遠在銀河系邊緣仍能被探測,因此研究員可更準確地繪出銀河系立體圖。斯科夫龍解釋,銀河系兩端翹曲,可能是因為銀河系外圍的引力比中心部份弱,令星體較易受其他星系的引力影響,偏離原來星系。他估計近半數星系的形狀都是兩端翹曲,但銀河系翹曲幅度比其他星系大。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