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阿拉伯針對女性的監護人制度進一步瓦解,國王薩勒曼及內閣通過新法,准許年滿21歲女性自行申請護照外遊,毋須男親友准許。沙地網民普遍歡迎新法,但外媒質疑是門面工夫,旨在為國家以及涉殺害記者、打壓女權的王儲穆罕默德洗白。
新法推出前,沙地傳媒已「吹風」數星期。官方憲報昨刊登有關法令,沒直接寫明女性毋須男監護人,但就改動了條文中的性別字眼,「任何人年滿21歲,毋須批准就可以自行外遊」,意味沙地男女外遊權利從此平等,在昨日正式刊憲後90天就會生效。
有權工作不受歧視
此外,勞工法例都作修改,「全民有權工作而不可面對性別、傷殘和年齡等歧視」;公民地位方面亦然,沙地女性此後可自行註冊結婚、離婚,亦可為子女登記出生記錄及其他家庭文件,方便她們為子女登記入學及申領身份證;新法令亦註明「父親或母親都可成為孩子的監護人」。不過,沙地女性要結婚、出獄和離開庇護中心,都仍然要監護人同意;女性亦不能如男性,將公民身份傳給子女及允許子女成婚。
新法令得到沙地網民對廣泛支持,在網上分享人們爭往機場的貼圖,女商人阿布蘇拉文推文說:「這改變讓女性可以在司法上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網民普遍相信33歲王儲穆罕默德背後發功,以推動更多女性投入職場;去年他解禁讓沙地女性有駕駛權,並放寬了男女隔離的條例。但另一方面,王儲亦大力打壓和拘禁了十多名女權成員,多人面臨審訊,又涉下令殺害異見記者卡舒吉,事件造成的外交陰霾亦未散去。
近年多名沙地女子不滿監護制的束縛和奴役,逃離家鄉尋求外國庇護。人權團體一直指摘沙地監護制度形同將女性視作二等公民,剝奪她們基本人權和社會權利,製造藉口給女方的父兄、丈夫或兒子乘機剝削。
修例後,料仍難以一夜間改變沙地固守百年的監護制度,特別是利雅得和吉達等大城市以外的地區。至於其他穆斯林國家,雖有監護人制度,但沒有如沙地那樣融入法律。
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