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惡化連跌五月業界:佣金挫 勢裁員

零售惡化連跌五月
業界:佣金挫 勢裁員

【本報訊】政府在《逃犯條例》草案修訂上施政失當,引致市民強烈不滿,出現連串社會活動,拖累本港零售市道。政府統計處公佈,本港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52億元,按年大跌6.7%,遠遜市場預期只跌1.4%,連跌第5個月。業界指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零售業裁員恐難以避免。
記者:黃碧基

如果撇除今年2月份的季節性因素,6月零售銷售為2016年8月以來最差。政府發言人表示,6月跌幅擴大反映了本地消費情緒更趨審慎,以及訪港旅客人數升幅放緩的影響。另外,由於環球及本地經濟前景轉差,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繼續影響消費情緒,零售業銷售的短期表現料會維持疲弱。發言人又指,近期的大型示威活動如若持續,亦會進一步拖累零售業務。

珠寶鐘錶銷售急瀉17%

按零售類別分類,與內地客購物相關的類別跌幅較大。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跌幅最大,按年錄得17.1%的跌幅;藥物及化妝品銷貨價值下跌4.1%;服裝下跌8.2%;百貨公司貨品下跌6%;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下跌1.3%;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下跌16.1%。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6月有5個星期日,常理不應差於去年,但本港一直受中美貿易磨擦和近來的社會事件影響,對零售業界造大巨大打擊,情況較2014年「佔中」更差。每年暑假7月和8月為傳統銷售旺季,她透露會員預計,7月和8月份銷售額將有單位至雙位數的跌幅,在示威區域的影響更大,有些更預計有高雙位數跌幅,若情況持續,下半年會看淡和感悲觀。

她提及最迫切的問題是員工生計受影響,因為大部份零售店舖實行佣金制度。有會員反映員工的稅後工資有三成跌幅,情況嚴重。

至於裁員和關店方面,她表示,會員態度審慎,不斷審視情況,零售業在正常情況時人手短缺,即使現時短缺情況有所紓緩,也不代表可解決根本性問題,並指若未來社會事件未有解決,「要裁員都唔可以避免」和不排除出現「縮舖」情況。

商戶盼業主減租打救

謝邱安儀希望商場、業主、零售商和員工可以共渡時艱,並呼籲業主慎重考慮向零售商減租。

六福(590)首席財務總監陳素娟表示,因為去年基數高,故今年表現遜色不足為奇。另外,今年6月金價上升,故黃金銷售情況與去年相比更差。她說,7月和8月仍會受高基數影響,以及金價在7月更高,相信未來銷售不會太快會回升,預計跌幅與6月相若,全年目標與去年持平,並認為暫時不會調整全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