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導條約》】
美國今日正式退出《中程導彈條約》(INF),令這份曾助冷戰降溫的限武協議壽終正寢,意味華府將可名正言順恢復與條約另一契約國俄羅斯的軍備競賽,並抗衡從來不受INF約束、在亞洲軍事力量正不斷擴張的中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更預告,2021年到期的美俄目前僅餘限武協議《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很可能無以為繼。
於1987年,美國時任總統列根與前蘇聯時任領袖戈巴卓夫簽訂INF,同意銷毀、停產並終止試驗所有從地面發射、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導彈,無論能否使用核彈頭。美蘇最終銷毀了2,692枚導彈,但美國自2014年起指俄羅斯違約,如秘密研發9M729導彈,但俄方否認,指9M729最遠射程僅480公里。
俄未銷毀被美指違約導彈
今年2月1日,美國宣佈退出INF,但給予俄國6個月寬限期重新守約並銷毀違約導彈等;一日後,俄羅斯亦宣佈退出,並於7月3日成事,未銷毀被美國指控違約的導彈。
外界擔心INF作廢,會觸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危及歐洲安全,尤其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耗資數十億美元生產導彈,華府僅保證不在歐洲部署新的核武導彈而不包括常規武器。俄羅斯總統普京雖曾明言不會先於美國在歐洲部署新的中程導彈,但副外長里亞布科夫早前卻指,表明不會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的北約「不可信」。
「鬆綁」後與華中程導彈角力
美國退出INF後,矛頭亦直指中國。美國防長埃斯珀指中國軍火多是中程導彈,因此美國必須確保自己也有能力應付,「若有一天要與中國開戰,但願不會」。博爾頓亦指「當中國發展其中程武器、不受任何條約限制時,我們被這條約(INF)綁手綁腳」,但過了今日,美國就可自由地與中國角力,「因此現在要鬆綁,在21世紀有效保護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戰略研究教授曼肯(Thomas Mahnken)指,美國現在一定要在太平洋屬島及盟友控制的土地部署中程常規武器,尤其在中國解放軍實際徵用了數個有主權爭議島嶼的南海,以壓抑中國崛起,「如此武器可阻止中國使用沿岸水域,將是對中國野心的有力震懾」。曼肯的觀點似乎得到即將上任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萊(Mark Milley)認同,他早前表明支持在印太區部署常規陸基中程導彈。
博爾頓又透露華府不大可能延長New START,指這份對轟炸機、潛艇、洲際彈道導彈等戰略核武設限的條約「從一開始就有缺陷」,涵蓋範圍未包括短程戰術核武和俄羅斯核武搬運系統。華府之前希望游說中國加入New START,但北京並無興趣。
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