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解除歐洲遭核摧毀危機

條約解除歐洲遭核摧毀危機

《中程導彈條約》被指視為劃時代的武器管制條約,除了它為美蘇冷戰軍事競賽剔除了一整個類別的武器,亦為歐洲從核摧毀政治危機解圍。

美蘇冷戰初期的核威懾主要形式,是以洲際彈道導彈越洋轟炸。蘇聯在1970年代中研發出流動發射陸基中程導彈SS20,可無甚警告就隨時打擊西歐目標,改變了遊戲規則。美國到80年代初研發出「潘興二型」中程彈道導彈抗衡,到1984年更與北約盟友威脅在西德部署。

當時事態發展令歐洲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由於中程導彈由發射至擊中目標,只需10至11分鐘,當偵察到對方發射,就要在極短時間作出是否還擊的反應,隨時因誤判令歐洲變成另一個廣島。西德和英國為此觸發大型抗議,並演變成反美運動。《中導條約》1987年簽署,為歐洲解圍。

短期料維持現狀

《中導條約》今天壽終正寢,令歐洲失去條約保護。不過俄羅斯有分析員認為,歐洲多國現時在能源上有求於俄羅斯,又擔心輕舉妄動會觸發俄激烈反應,加上公眾勢反對軍事競賽,美國特朗普政府在明年大選前又不大想在軍事上再生枝節,短期內將維持現狀。
英國《泰晤士報》/美國之音/今日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