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發出一種可變焦的機械式隱形眼鏡,藉偵測用家眨眼發出的眼電流訊號,改變隱形眼鏡的結構,達到像變焦鏡頭的拉近推遠效果,但估計仍要等待多年才能量產。
研究員指,人類眼球附近的組織會在眼睛上、下、左、右移動和眨眼時產生眼電流,眼球前後部份的電壓亦有不同,能被儀器偵察到。他們遂以具彈性的聚合物薄膜包裹着特製鹽水,製成材質與眼睛肌肉相似的隱形眼鏡,再於眼球附近放置五個電極偵察眼電流。當電極偵察到改變,就會改變隱形眼鏡的形狀變焦。
多年後才可量產
隱形眼鏡主要以眨眼操作,如用家貶眼兩次,電極就會運作,令隱形眼鏡像肌肉般擴張,拉近影像最多32%;用家如要結束拉近功能,可再眨眼兩次發出訊號,令隱形眼鏡還原。用家亦可按自己的喜好改變設定,以不同的眨眼次數控制隱形眼鏡。
研究員相信,這款隱形眼鏡能幫助同時有近視和遠視的人。不過,隱形眼鏡的電極在測試時仍要連接多個儀器,未能獨立運作,估計要再花多年時間將電極嵌入隱形眼鏡內,才可量產。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