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經濟陷困境,近期受貿易戰及送中引發的示威夾擊,除了投資氣氛淡靜,消費、零售市道、貿易市場等亦明顯轉差。政府昨公佈,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與首季升幅相同,按年增0.6%,較市場預期增1.5%為差,主要由於投資開支及對外需求疲軟,是次數據亦為2009年第三季以來表現最差季度。
記者:李海澄
經季節性調整,第二季GDP較第一季插0.3%。市場亦預料,今日公佈的6月份零售數據或因零售疲弱及政治因素連續第五個月錄得跌幅。
統計處數字顯示,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按年增加1.2%,增速較首季的0.4%快;政府消費開支按年升4%;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急挫12.1%,較首季跌幅擴大逾5個百分點。貨品進出口均錄得跌幅,出口總額按年跌5.4%,較首季放緩1.7個百分點;貨品進口按年挫7%,跌幅較首季擴大2.8個百分點。服務輸出及輸入均上升,按年漲0.2%,但較首季放緩0.6個百分點;服務輸入按年揚1.7%,較首季放緩0.2個百分點。
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增
政府表示,第二季整體經濟表現欠佳,「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加上其他不利因素,本地經濟氣氛明顯減弱。」外部需求進一步減弱,及內部需求維持疲軟。政府稱,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等因素,拖累亞洲區內製造業及貿易活動。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表示,受中美貿易戰及其他外圍不穩定因素影響,近月本港經濟動力轉弱,第二季以至全年經濟增長亦未見樂觀。她稱,政府會與商界保持緊密聯繫,包括中小企,以及將會適時推出措施,協助企業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另外,對於近來的連串示威,她就指,社會的紛爭不利香港向前發展,會盡一切努力處理,若各界同心協力,香港定能在困境中找到機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於本周初發表網誌,以《內憂外患》為題,指近期的社會事件令本地市況更為疲弱,香港短期經濟展望難言樂觀。他又指,經濟下行最終難免會影響就業市場,意味失業率或會從現時2.8%的低位回升。
訪港旅客增長放緩
他又提及外圍不明朗持續困擾本港經濟,近月香港出口疲弱,出口貨值已連跌八個月,跌幅擴大約8個百分點。而近期的社會事件令本地市況更為疲弱,尤其是旅遊及零售業,訪港旅客人次在今年首五個月,平均每月升幅為15%,但6月份增幅已放緩到8.5%。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上周曾表示,今年以來,本港經濟數據,包括貿易、零售、貨運及旅遊,均曾出現負增長,當中酒店業跌幅更達5至10%,因此對本港GDP增長有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