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對媒體監控日益收緊,今年六四過後,連向來被視為較少敏感消息報道的財經媒體也難逃黑手。6月6日晚上起,中國多個財經「自媒體」賬號遭到查禁封殺,包括環球老虎財經、金融街偵探、雲掌財經等。被譽為中國最佳財經網站「華爾街見聞」應用程式,在6月10日也被網信辦指嚴重違反《中國網絡安全法》而下架。
記者:黃尹華
有分析員指,日後內地普通投資者更難掌握宏觀經濟數據,事件亦顯示香港作為資訊自由流通的國際金融中心比內地仍具優勢。
本報記者6月尾直擊「華爾街見聞」上海黃浦區蒙自路的辦公室,見到仍有約20名員工,有員工表示仍在正常運作。據《南華早報》7月10日報道,「華爾街見聞」在官方入股後可能被解禁。但截至7月31日,該網站仍無法打開,復活無期。
「華爾街見聞」遭殃
被封殺的「華爾街見聞」取名「華爾街」,翻譯大量國際金融市場訊息和美資大行報告,大受內地投資者歡迎,在被封殺前,官方微博有294萬名粉絲,並有大量付費用戶。但由於報道容易踩界,今次被網信辦以違反《中國網絡安全法》為由冚旗。
「華」最早於2010年11月在紐約成立,及後於2013年5月,該網站創始團隊返中國營運,總部設在上海,隨後獲得了中國平安、海通證券等知名機構的風險投資。2016年2月,黎瑞剛旗下的華人文化斥資1億元人民幣入股。
另一高危財經網站為內地熱門的港股投資網站雪球網。在今年4月,雪球網顯示「因技術系統升級,發帖和評論功能將暫停使用7日」,此後在蘋果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小米應用商店、豌豆莢等主流手機應用平台上,都無法搜索及下載到雪球App。風聲鶴唳之下,雪球網不斷加強自我審查以求生存。其網站首頁在7月5日公佈,單在過去一個禮拜,就已刪除1,328個違規用戶,禁言175個違規用戶,和刪除3,897條違規評論。
中美貿易戰令中國經濟前景出現陰霾,中宣部在去年已下達「封口令」,媒體不得在官方口徑外報道關於貿易戰的消息和評論。消息封鎖令內地股民對特朗普之前多次反口的消息反應滯後,有不願表明身份的分析員指,「內地股民反應會遲鈍一些,會比較輸蝕。」他透露,在內地錄播財經評論節目時,主辦機構會要求不能談中美貿易戰。
港仍有資訊自由優勢
除貿易戰外,目前中國經濟亦面臨債務危機及人口老化衝擊,但現在內地財經媒體已極少相關的報道,反而均以唱好為主,以發揮「正面輿論導向」。資深投資者林一鳴表示,在目前環境下,內地投資者如果不懂得翻牆,將更難掌握宏觀經濟,香港在資訊自由方面仍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