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處於《反送中》的風眼中,不知這些紛爭何時才能平息。無疑這次事件對香港造成的傷害,已經遠遠超過反廿三條、反國教及佔領中環等,我們原以為香港政府會從中汲取教訓,學懂在推出敏感政策措施時,會更開明、更貼地諮詢公眾,可惜眼前所發生的事,證明事與願違,不但出現元朗黑社會無差別攻擊市民,甚至出現疑似警黑合作,令全香港人神共憤,香港社會的撕裂,似乎已經很難修補。
《反送中》除了影響民生、政治外,對香港經濟所造成的影響亦陸續浮現。香港政府當初強推《逃犯條例》修訂時,《蘋果日報》早已有報道指出,有港商將資金陸續撤出香港,也有市民向銀行查詢如何開立「離岸戶口」,希望將自己的資金調離香港。
也有名人及專家在網上指出,就算不能調走資金,也應該將港幣兌換成美金或其他外幣,以減低持有港幣的風險。
六四後再掀移民潮
除了港商撤走資金外,今次《反送中》亦是繼六四事件後,掀起了另一次移民潮。香港政治不穩,司法不公,一旦《逃犯條例》修訂通過,就會連一國兩制這條底線也會崩潰,香港人為了自保、為了下一代,即使明知道移居海外將淪為二等公民,也不惜一切要移居海外。
直至上星期,現在已經有十多個海外國家,向香港發出了旅遊警示,呼籲當地國民不要前往香港旅遊。旅遊業乃是香港其中一條重要的經濟支柱,惟觀乎近日旺角、尖沙嘴、銅鑼灣等購物旺區,不再人頭湧湧,到了晚上更是人流稀疏。雖然許多外國人表示支持香港人爭取民主,但他們卻不會選擇在動盪的時候到香港旅遊,相信大家將心比己便會明白。
元朗暴力事件後,有報道指元朗一帶的樓價應聲下挫,我相信若果衝突持續,香港整體的樓價也會開始下跌,雖然有人指這樣便較容易上車做業主,但大家應該明白當經濟下滑時,就算樓價下跌,一般小市民生活亦會受到影響,各大企業開始節流,失業率飆升,負資產又可能會重臨,這些現象都是大家不希望見到。
更嚴重的後果是,如果香港因為任何原因被捲入中美貿易戰的漩渦,香港政府可能會被美國政府制裁,對香港經濟的破壞,簡直是無法估計。
以上種種不利香港發展的現象,正陸續浮現,與香港的經濟和前景已緊緊扣上,若然特首仍然選擇不回應市民的訴求,包括宣佈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等等,香港的民怨及撕裂將會不斷升溫,最終走上不歸路,到時香港會真正的「壽終正寢」。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