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4年發生佔領運動,翌年中聯辦旗下的三聯書店出版《「佔中」透視》,書中卻形容佔中是有外部勢力介入的顛覆運動,屬顏色革命;更指獨立評論人協會(評協)收美國資助、選擇性報道偏頗示威者。評協入稟高院控告三聯和該書作者誹謗,案件昨開審,召集人呂秉權自言他們「冇錢冇權,只有一支筆和良心」,並謂前特首梁振英口口聲聲說佔中得到外部勢力協助,「佢話公佈外國勢力嘅證據,但𠵱家都未有」。
被告為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筆名余非的作家關秀琼。評協在開案陳詞中指,書本第57、111及112頁寫道,評協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而基金會是中情局分店,由美國國會撥款資助;又指評協親泛民立場鮮明,在佔中期間選擇性報道,偏幫佔中示威者。評協指內容影射其會員是外部勢力的槍手,所作的評論均帶有政治目的。
呂秉權:遭抹黑收美國資金
呂秉權供稱評協於2014年成立時強調獨立,不受任何政治團體影響,現卻遭指控收美國資金,「令公眾覺得我哋係講大話,係相當嚴重嘅抹黑」,損害眾位有風骨的傳媒人聲譽。辯方質疑評協在佔中期間從沒報道商戶受佔中影響或支持政府的聲音,呂反駁評協並非新聞機構,只會就認為有需要的事情發聲,例如記者受襲、警方清場時所使用的武力等。辯方再指評協立場傾向同情抗爭者,呂稱他們的立場是「是其是,非其非」。
評協向法庭呈交2014年財政年度的收入支出賬目,顯示收入只有約5.7萬元,其中5.3萬來自會員會費,餘下則是出席講座的津貼費用等。評協又指,被告非以「內容真確」(justification)作抗辯理由,即同意有關內容是虛假的,直言次被告作為傳媒人,沒有盡傳媒謹慎的責任核實真確資訊才出版,尤其現今社會充斥大量正確與不正確的資訊,而出版社亦責無旁貸,要求被告就評協聲譽受損賠償。
案件編號:HCA1438/1
■記者楊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