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昨日開記者會,一如所料撐林鄭、撐警方執法、批評示威者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損。不過在「金牌莊家」詹培忠眼中,「國際金融中心」只是一種吹噓、現只是中資的小圈子遊戲,普羅港人沒有賺大錢的機會。面對撕裂的香港,詹培忠透露,有意下年參加立法會金融服務界別選舉,並落力發聲。
記者:孫樂祈
詹培忠本月初重開網台品評時政,他笑說自己是個耐不得寂寞的人,開台與參選無關。不過他不否定參選的可能,「我個仔(詹劍崙)選,我就無理由爭。如果佢唔選我會出來,直選就唔會啦,香港轉得太快,出嚟都係做炮灰。我認為年紀唔代表咩(現年72歲),係你嘅力量能否適應你嘅工作。」現時的金融服務界別立法會議員張華峰,上年曾指如無意外、不會再競選連任。
中資或佔上市公司九成
轉得快的,不只是政治氣候,香港金融系統亦已大換血。打滾股壇多年的「金牌莊家」詹培忠說:「國際金融中心,其實係自己吹噓出嚟,林鄭夠話好打得。以前香港有外資、華資、中資、小型經紀,都覺得呢個行業欣欣向榮,現在中資一支獨大;以前全民皆股,現在小市民好似唔關心,只係小撮人玩意。」
他形容外資大量生意早已被中資搶掉,港資經紀往日佔交易所約兩成成交,「現在只有3%至5%,大陸有御用券商,直情係國營。」而本地銀行如永隆、大新、大生等亦式微或遭中資收購,「仲有一間大有銀行,佢無對外營業,真係無啦,都被收購晒。」
昔日做不少「踩界刁」
雖然環境使然,中資必定主導金融市場,他估計將來九成上市公司皆為中資股,但金融中心的制度,仍全憑香港監管機構維繫。「潮州怒漢」詹培忠火氣已不比當年,不過仍有牢騷,他提醒證監當初「披露為本」的原則,「大陸公司咁多係睇唔晒,應該修改法例。如果申報資料報錯,就判刑事罪,要坐五年,咁上市公司咪特別小心去睇囉。」同時要公開、公平、公正去保障投資者利益,「好多人係報紙寫股票要聲明有冇買,但點解批評邊隻股唔得,佢自己仲可以沽空呢,又點公平?」
今日指點證監會,但詹培忠昔日也做過不少「踩界刁」,他形容曾為立法會議員的自己亦兵亦賊。他早於72年為父親的經紀行穿起「遠東190」的紅衫仔,其時只是芸芸股民之一,已馬上利用灰色地帶,他說是剩餘權利,「李福兆在菲律賓引進菲立斯礦務,當時每股0.4元上市,炒到上1.6元好多人追,我覺得佢唔值,菲律賓個大老細已經出緊貨,我就提議公司,人客話買,就話幫佢買咗,其實無買到。結果上到兩蚊後就插落1.3元,第二日跌破一蚊。我諗幫公司賺咗50萬。公司好識做,獎咗五萬蚊畀我。」
香港六、七十年代工業、地產發展迅速,很多紡織、原子粒(電晶體)、塑膠用品等股票上市,加上內地因文革、馬來西亞排華等,人才與資金從各方湧入香港,造就金融市場的蓬勃。今日中資攻港,詹培忠看得淡然,「呢個世界一雞死一雞鳴,一個出去,一個就嚟,人人都係過客。香港不會困着香港人,唔使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