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遷離 長者寂寞 充實生活 防空巢綜合症

子女遷離 長者寂寞 
充實生活 防空巢綜合症

【本報訊】子女長大後相繼搬走,兩老獨守空屋,小心出現「空巢綜合症」(Empty Nest Syndrome)。精神科醫生表示,此症屬適應障礙,患者會感到空虛、寂寞、不開心或容易緊張等症狀,嚴重可誘發抑鬱症及焦慮症等情緒病,不容忽視。長者及早作好子女遷離的準備,如培養個人興趣、建立社交圈子、調節心態,有助適應空巢期。
記者:梁麗兒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空巢綜合症並非正式的精神病診斷,但屬於其中一種適應障礙,與無法適應環境轉變有關,與伴侶分手、轉工及升學,都可引發適應障礙。空巢綜合症早於西方社會出現,意思指當父母年紀漸大,子女也長大成人,因種種原因離開家庭,如到外國留學或出外公幹、移民、成家立室等,父母可能會覺得失去了家庭、自我價值,容易感到空虛、失落、寂寞、不開心,認為生活無意義;或因擔心子女,「好似唔知仔女喺出面返工有無事、生活會點」,變得緊張,情況如小燕子長大後離巢,燕子爸媽要面對空巢一樣。

宜擴社交圈子

麥指有幾類人士比較易患空巢綜合症,包括全職家庭主婦、獨居如單親或喪偶人士、適逢退休或身體已有退化疾病者等尤其高危,若沒有好好處理,可引致情緒出事,誘發抑鬱症、焦慮症等常見情緒病。

要提防空巢綜合症,要由兩方面出發。父母要有心理及生活上的準備,包括調節個人心態,要明白子女終會長大及離開自己,有獨立生活、成家立室的日子,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若過去的生活集中照顧子女,當他們長大後,是時候要培養自己的嗜好和興趣,例如學習新事物,既可讓生活變得充實,也有助填補空虛感。同時要建立及擴闊社交圈子,認識新朋友,日常多外出聯誼,如約朋友一起做運動。另外,不妨多抽時間,學習智能手機的通訊軟件,增加與子女日常的溝通。

麥稱,臨床上有些求診個案是家中兩老在子女搬走後,雙方爭吵日漸增加,引發情緒問題,建議此時各自該有私人空間及朋友,減少磨擦。另一貼士是建立共同嗜好,有助維繫夫婦關係。子女除了大時大節外,日常宜多探望父母,若生活太繁忙,可透過視像通話、打電話或短訊的方式,加強雙方的聯繫。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