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港悲觀】
【本報訊】國際社會對本港持續惡化的警民衝突表達關注,其中在港有逾千名會員的香港美國商會,引述一項會員問卷調查指出,國際企業認為本港社會不斷升級的暴力及政治僵局,已影響到他們的運作,對本港短期前景感到悲觀;有會員更稱短期內將業務轉移至新加坡。商會呼籲政府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並就連串衝突啟動具國際公信力的獨立調查,並促請港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恢復香港有效治理的聲譽。
記者:黃詠茵
香港美國商會昨公佈問卷調查,上周二訪問1,268名成員,評估本港連串示威對會員的影響,有153名會員回覆,結果顯示有約56%受訪會員稱事件對其業務並無影響,其餘近44%成員表示有影響。約37%受訪會員稱對香港短期前景感悲觀,惟相信未來可以恢復信心;亦有約34%會員稱情況令人沮喪,認為香港長遠受到無可挽回的傷害。
部份會員轉戰星洲
調查又引述部份會員意見,指對本港短期前景感樂觀,目前沒有撤資,但對2047年後的長期前景感沮喪。另有會員稱短期內將業務轉至新加坡,並反問在香港做生意「會否比在武漢、青島或上海更差?」
被問到香港政府可做些甚麼回復社會穩定,大部份會員表示政府應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並成立具國際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連串事件,包括警方的行動。香港美國商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在聲明中表示,絕大多數受訪會員表示,香港政府需要解決引發示威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單靠短期法治手段來解決社會不穩定的問題,商會並敦促政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恢復香港有效治理的聲譽。
另外,英國新外相藍韜文亦對本港近況表示關注,「我譴責任何暴力行為,和平示威權利必須受尊重」。倫敦有港人前日發起「倫敦快閃泊紅巴行動」,於當地租賃一架紅色雙層巴士舉行巡遊活動,並在巴士兩旁掛上橫額,希望吸引英國傳媒報道,讓大眾關注《中英聯合聲明》被中國徹底破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