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試駕】無懼地獄停車場 CX-30最佳尺碼城市SUV

【德國試駕】無懼地獄停車場 CX-30最佳尺碼城市SUV

【德國試駕】
現今SUV的發展趨勢,已不再如成衣製造般,只局限於大、中、細碼,它的分類早已發展得更仔細、貼心及突出個性。在現存的CX-3及CX-5之間,Mazda廠方發現了另一可能性,推出被視為「最佳尺碼」的全新SUV。

按常理推斷,在CX-3及CX-5之間推出的新車,稱為CX-4實屬合理;可是,CX-4之名已成為國產型號,亦只限供應中國市場,所以這部全新SUV,便要另覓車名,現稱為CX-30,大可視為廠方全新SUV車系。

CX-30車體介乎CX-3與CX-5之間,採用與最新款Mazda 3相同的車架結構,大可視為SUV版的Mazda 3。

全新Mazda 3底盤 穿梭窄巷

另外,廠方表明CX-30並非CX-3的入替型號,目前仍在投產中,熟悉的車迷或會知道,CX-3所採用的是Mazda 2底盤,CX-30卻使用全新Mazda 3的底盤,大可視為Mazda 3的SUV版本。於車體上,新車長、闊、高分別為4,395×1,795×1,540mm,比CX-3要大上一個尺碼,雖同樣運用了Kodo「魂動」設計理念,但線條上顯得較為修長及跑車化,特色是黑色膠防刮輪拱位所佔比例較多,更切合SUV身份。

廠方指CX-30擁有城市SUV的最佳尺碼,就算穿梭橫街窄巷或地獄停車場都覺輕鬆方便,為此,CX-30的軸距比Mazda 3縮短了70mm,目的就是要將迴旋半徑控制在5.3米,以增加城市駕駛時的靈活性。雖然軸距縮短了,但CX-30的 2,665mm軸距仍比CX-3的2,570mm長,另一個最受惠的地方,自然是後座空間更見闊落。

由於CX-30就是Mazda 3的雙生兒,因此車廂及中控台編排基本上同出一轍,設計手法大概就是Audi及BMW的「抄考」,帶有濃厚歐洲車風格,奉行簡約主義,沒有太多按掣,然而勝在操作就手方便,屏幕則取消了輕觸操作,原因是廠方希望駕駛者專心開車,避免駕駛時分神。

進入CX-30的前座會覺得特別輕鬆,廠方指座墊的高度經過悉心調校,根據東、西方人臀部的平均高度而設,而且座椅設計着重人體工學,腰肢承托恰好,有效減輕身體於過彎時所產生的重心傾側。空間上,廠方指前座間的左右距離,與現行的CX-5一模一樣。至於後座方面,縮短了的軸距似乎沒有干擾到乘坐質素,多方面空間都相當合理,頭頂空間亦明顯好過Mazda 3;細心位是地台(前座底部)呈微微傾斜,坐着時有效減輕膝蓋所承受的壓力,難怪坐姿十分舒適。較為美中不足是CX-30只得天窗卻不設時下流行的大天幕,廠方解釋是由於天幕頂會大大增加車重及劇化過彎時的車身擺幅,要好操控,自然有所犧牲。

Mazda的SUV向來了得,歷年的CX系列都有高評價,採用Mazda 3車架的CX-30亦不例外,硬度及抗扭性表現都有板有眼,從駕駛中亦感受到它的剛性,不過懸掛硬度遠比我想像中軟,幸好不致令車身產生強烈傾側,是較為照顧乘客的設定。而前驅版的走彎姿態也相當不俗,轉向比例明快,動力輔助也適中。較為深刻是車廂頗寧靜,要於較高速時才產生風聲及路噪,是供欣賞原廠Bose音響的理想聆聽空間。

馬力一般  「車架快過引擎」

引擎配搭方面,測試型號配有156匹輸出的2.0公升Skyactiv-G引擎配6速自動波,預計將來輸港版也會是相同配搭。論輸出積極性,當然難與新款Skyactiv-X引擎相提並論,但馬力尚算充足,低扭起跑還是有心有力,只是高轉升幅談不上激情,有「車架快過引擎」的駕駛感,不過想深一層,SUV其實真不需要太快,要快,就無謂買SUV。

CX-30的軸距比Mazda 3縮短了70mm,以增加城市駕駛時的靈活性。

車架紮實,就算懸掛偏向舒適取向,走彎身手依然了得。

全線引擎均配有24V mild-hybrid電力裝置,有助降低油耗。

不設輕觸屏幕,操作介面要按旋鈕操作。

與Mazda 3幾乎一模一樣的中控台設計,奉行簡約風格,帶有濃厚歐洲車風格。

上落前座尤其輕鬆,人體工學設計亦適合開長途車。

430公升尾箱容量,設有全電動尾門。

8.8吋屏幕略細,幸好操作易明易用。

日後輸港的高級版將配有原廠Bose音響系統,低音有保證。

Mazda CX-30

引擎:1,998c.c.直4
馬力:156ps/6,000rpm
扭力:21.7kgm/4,000rpm
傳動:6前速自動,前驅
售價:待定
查詢:宏益汽車(九龍灣宏照道15號地下)

採訪、攝影:廖宏俊(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