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娥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功敗垂成,臺灣命案死者潘曉穎父母因再致函鄭月娥,提出四個辦法,使疑兇得送臺灣受審,或交香港法庭鞫訊。鄭月娥既不示覆,也不對公眾提及。當局還告訴新聞界:「政府與死者家屬之間的事,不宜公開。」
但是,今年二月,鄭月娥談到其政府與潘家的往來,卻了無顧忌,二月十九日就一臉沉痛說:「潘曉穎命案,政府本來可以硬着心情不理,只是終不忍心。潘曉穎父母不斷來信,求處理疑兇,寄給我的信就有五封,任誰讀到,都不會不思盡力協助。」然則幾個月之後,潘家致當局的函件,怎麼就變得不宜公開提起?
而當時鄭政府簡直是菩薩心腸。除了鄭月娥在命案發生整整一年之後突然於心不忍,保安局長李家超也說:「這宗命案,我可以不處理,但良心不容許。」現在,《逃犯條例》暫時修訂不成,鄭政府再也不能假潘曉穎之名改例,不能乘機打破大陸與香港之間的司法防火牆,於是對潘家的態度就變了。鄭月娥的不忍之心與李家超的良心,不是交還天主,就是獻了給黨。潘曉穎父母的信,更再也不能感人,所以鄭月娥讀後,漠然不理。畢竟臺灣蔡英文政府是中共眼中釘,鄭政府要引渡命案疑兇赴臺,就要與臺灣官方合作,等於間接承認中共眼中釘治臺的地位,那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