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歐禁供港】
【本報訊】警方過去一個多月,在金鐘、元朗及上環發射催淚彈,地點越來越接近民居。美國杜克大學麻醉學教授、催淚彈專家Sven-Eric Jordt指,警方以煙火裝藥(pyrotechnic charge)發射催淚彈,具有很大動能,在「阿拉伯之春」期間,有示威者被直接擊中致盲或嚴重腦部受傷。他提醒在人口稠密如香港的城市使用催淚彈,催淚氣體濃度超出可接受的毒性水平的風險極高,居民十分容易受傷。
記者:潘柏林
前日警方在元朗住宅區密集發射催淚彈,有催淚彈更射上安樂路一幢唐樓的簷篷位置,有濃煙攻入民居,網上片段顯示,有長者受催淚煙影響。昨日警方在上環面對示威者再施展催淚彈攻勢,防暴警晚上率先在中聯辦附近發射催淚彈,其後在多處施放最少十多輪催淚彈。自6月12日起,警方已發射逾200枚催淚彈,前日元朗及昨日上環開槍次數仍未公佈。
美國杜克大學Sven-Eric Jordt教授早前接受《蘋果》電郵訪問。他認為,世界各地用催淚彈應對民間示威者的情況急增,但政府未能支持催淚氣體對平民長期影響的研究。大多數催淚彈的安全數據都是非常過時,在上世紀60年代或更早,並且來自年輕且身體健康的軍人。平民相對軍人沒那麼健康,包括兒童、老人和受急性和慢性疾病影響的人。
恐引發心臟衰竭
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越南難民營騷亂時,警方曾使用催淚彈鎮壓。其後有研究發現催淚氣體導致皮膚燒傷,而且患有哮喘的人在暴露時會出現嚴重併發症。Jordt解釋,催淚氣體引起痛楚和對身體正常運作造成壓力,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的人士尤其危險,突尼斯和以色列均有醫學文獻描述一些與催淚氣體相關的心臟病發例子。
他指,美國環境保護署最近的研究表明,老鼠吸入類似催淚氣體的吸入化學氣體(breathing chemical vapors)可引致心律不齊,若同樣情況被證明適用於人類,可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巨大負荷並有引發心臟衰竭的危機。
Jordt指,6.12警方清場期間,港台外判司機莊文龍倒地昏迷,似乎是被催淚彈直接擊中。而催淚氣體是在高溫或有機溶劑中分散的粉末,如手上有殘留物,觸摸臉部可能會導致灼傷。
他認為,雖然催淚氣體對健康帶來影響的相關研究並未完善,但最近已有研究演示出禍害人體的可能性;突然廣泛地使用催淚氣體及研發新的高效噴射系統等做法是絕對不合情理。在人口稠密如香港的城市,催淚氣體濃度超出可接受的毒性水平的風險極高,在沒有妥善治理的情況下,居民十分容易受傷。
歐洲議會今個月通過議案,促請歐盟禁止向香港出口「人群管制裝備」及「非致命性武器」。Jordt認為決議值得稱讚,但質疑香港使用的設備和防暴措施中有多少來自歐洲。據他所知,催淚彈主要製造商在美國、韓國和中國。巴林、埃及和其他阿拉伯之春抗議活動中使用的成千上萬的催淚瓦斯彈藥主要來自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