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頭臉 女護血管性水腫

蔓延頭臉 女護血管性水腫

【本報訊】蕁麻疹對患者生活造成不少困擾,傳統藥物未必有效控制病情。39歲的許小姐是一名護士,以往並無患過敏感或蕁麻疹,但2012年起手部開始出現蕁麻疹症狀,包括紅斑及疹塊等,更逐漸蔓延至腳部、頸部、額頭及面部,造成嚴重痕癢。其後病情更越發嚴重,面部變得呈橙紅色,出現血管性水腫。

需依賴安眠藥入睡

許小姐以為自己只是敏感,但紅腫情況隔日出現,求醫時接受皮質醇注射以減緩面部腫脹,但問題仍然持續,多次驗血都無法找出病因。醫生之後懷疑她出現免疫系統問題,患上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處方大量抗敏感藥及口服類固醇,種類多達近20種,甚至超出正常用藥量,但問題仍無解決,患處痕癢導致她需要依賴安眠藥入睡,全身多處抓傷。

直至2015年,用於治療蕁麻疹的生物製劑奧馬珠單抗獲准於本港使用,她隨即接受注射,當晚病情已有改善,翌日大部份疹塊及紅斑已消退,面部亦再無血管性水腫,她的病情現已穩定,只有偶爾接觸致敏原才會再發病,但能以口服藥物治療。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表示,生物製劑治療每劑價格偏高,而療程涉及多次注射,患者應與醫生商討,視乎個人經濟能力及病情,才決定治療方案。
■記者何家朗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