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這次過千人被捕的抗議,延續俄羅斯今夏起此起彼落的示威浪潮,規模是2012年最大規模的一次,亦令當局再處於讓步還是打壓的十字路口。
俄近月示威由經濟停滯不前、政府削減開支、政府腐敗和普京越來越獨裁等各種擔憂所驅使,觸發點包括提高退休年齡、收緊控制網絡自由、在郊區建堆填區等。之前當局每每讓步,尤其在葉卡捷琳堡建大教堂被反對這類地方性爭議。
鎮壓臨界點
總統普京此時民望亦下降,國營民意調查機構VTsIOM早前指普京支持率維持65%,但信任度跌至31.7%的13年新低,指民眾不滿其經濟政策,被克里姆林宮公開質疑後,翌日搬龍門以直接問受訪者是否相信普京,取代問受訪者相信哪一個政客,令普京信任度突變成72.3%。
有分析認為,現時連串示威抗議參與人數尚少,未能即時動搖普京的權位,但已反映民眾不滿情緒升溫和更願意表達出來。普京2012年就任總統新一屆就職典禮前一日,莫斯科博洛特納亞廣場民眾大型集會觸發警民衝突後,當局大舉鎮壓,部份示威者被判處長期監禁。外界認為當局現再屆鎮壓臨界點。
《衞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