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冷槍 頭盔救一命

青年中冷槍 頭盔救一命

【致命武力】
【本報訊】警方前日在元朗清場,先後多次發射催淚煙、胡椒彈、布袋彈及海綿彈,醫管局表示共有24人受傷入院,年齡介乎15至60歲,當中四人情況穩定,其餘已經出院。有當日中槍的示威者斥警方未有舉旗警告,直接以海綿彈射向其頭部,他形容:「如果冇頭盔擋一擋,我死咗啦!」事主事後因害怕被捕,不敢向公立醫院求醫,經在場人士替他即場包紮後自行處理傷勢。
記者:詹家志

T先生頭部中槍後,因怕被捕而不敢去醫院求醫,只由其他示威者幫忙包紮傷口止血。

中彈受傷的T先生在大學讀理科,已經畢業,他向《蘋果》表示,本身不是激進示威者,但近日見政府遲遲未肯回應市民訴求,開始站在前線抗爭。前日傍晚6時許,他身處南邊圍,再轉移到西邊圍支援其他抗爭者,大約站在第三排位置,見到警方曾發射催淚彈,遂戴上頭盔及眼罩作防護。

警民雙方對峙期間,他突然感到頭部有一下重擊,猶如「俾個籃球重重掟中個頭咁」,當下頭盔飛脫至數米外,左邊頭部有一陣劇痛及暈眩,耳邊傳來一陣耳鳴,一摸頭部發現手上染有血迹,才知道自己頭中彈,由於失去反抗能力,他被其他戰友扶至較遠處休息,經檢查後傷口來自左耳對上位置,並在中彈地點撿獲一枚綠色彈頭,相信是被海綿彈擊中頭部。

擔心被捕拒入院

由於早前有示威者在公立醫院求醫被捕,他獲有急救知識的示威者幫忙以紗布等工具止血及包紮傷口,未敢往醫院求醫,自行乘西鐵離開,至今傷口仍未完全癒合,料稍後要再往私家診所縫針。

他批評,警方應對反送中示威時「一次比一次暴力」,幸自己有頭盔「擋一擋」減輕海綿彈威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現時對任何政府或公營部門都失去信心,不過他強調絕不會因為中彈而退縮,矢言繼續參加反送中活動。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啟沃表示,海綿彈表面用較軟物料包住彈頭位置,但任何人中彈後仍要承受其衝擊力,尤其是10米範圍內中彈可致命,重申即使是海綿彈也是槍彈,有頗大的殺傷力,不適合用於人群控制。

前日遭海綿彈射中頭後,T先生當時感到劇痛及暈眩。

就算身上有多處瘀傷,T先生揚言不會退縮。詹家志攝

有中彈致死案例

據資料顯示,海綿彈(Sponge Rounds)直徑40毫米、前端為海綿材質的子彈,又名海綿榴彈(Sponge Grenade),屬於非致命武器,射程約50米以內,一般認為殺傷力比橡膠子彈弱,但如在較近的距離、即10米以內擊中胸部、眼睛或頸部,同樣可致命。

翻查案例,以色列警察曾多次使用海綿彈鎮壓巴勒斯坦群眾衝突,因蓄意瞄準上半身,令多名民眾包括小童因此而失去眼睛,甚至引來傷亡,一度飽受各國抨擊。

2014年8月,一名巴籍16歲少年被以色列警員從30呎(約9.14米)外以海綿彈擊中頭部,一周後傷重不治。2016年7月,一名10歲巴籍男童同樣遭以色列警察用海綿彈打中胸部,引起內出血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