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股票特別牛港股吼煤氣領展騰訊

「西方」股票特別牛
港股吼煤氣領展騰訊

【數碼金魚缸】上次筆者在『買「右派」股票 讓雪球滾起來*』一文中提及,無論長揸或短炒股票,投資者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內參與大抽獎,每天抽取一個數值作為該股票的回報率,累積下來就是長期持有該股票的總回報率。我們證明了大部份股票的日回報率很貼近常態分布,因此在統計學可以用預期值(expected return)與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去描述一隻股票的特性。上期筆者也提及最好買入持有「瘦身右派」的股票。今期筆者打算找出瘦身右派的股票在哪個市場。

上月22日筆者在『買「右派」股票 讓雪球滾起來』一文中提及,無論長揸或短炒股票,投資者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內參與大抽獎,每天抽取一個數值作為該股票的回報率,累積下來就是長揸該股票的總回報率。我們證明了大部份股票的日回報率很貼近常態分佈,因此在統計學可以用預期值(expected return)與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去描述一隻股票的特性。上期筆者也提及最好買入「瘦身右派」的股票,今期打算找出那個市場會有瘦身右派的股票。

如果以X軸代表標準差(sd),Y軸代表預期回報率(ExpR),把所有股票放在同一個圖表上,結果便有如圖一的點陣圖。我用的數據包括市值最大的500隻美股(藍點)、港股(綠點)和中國A股(紅點)總共1,500隻股票,每一小點就是一隻股票,樣本來自2010年以來的調整後股價日回報率統計。

先看圖一X軸,越是靠西方(圖一的左方)代表日回報率波動性越低,意味回報越是穩定和可預測。用直方圖的表達方式,偏向西方的股票是屬於「瘦身」的股票。圖一的Y軸則代表年化預期回報率,靠向北方的股票屬於「右派」,亦即平均回報率是偏向正數,長遠是有上升趨勢。

只買貼近效率前緣股票

在這堆數據裏發現了甚麼?比較3個市場的分佈中心點(中位數數值),波動性中位數最低是美國(25.8%),處於中間的是香港(38.33%),而最高風險是A股(42.52%)。再看預期回報率,最高的是美國(13.46%),處於中間的是中國A股(8.63%),最低是港股(5.98%)。預期回報率可以看成是持有股票的長期複利滾存回報率,越高代表雪球滾得越快。座向「西方」的美股果然特別牛!

我們在這裏假設大部份理性投資者都是風險厭惡(risk adverse),亦即是沒有投資者希望無緣無故承受風險。當每次提升風險程度,我能夠獲得多少額外預期回報率?

另一方面,在某個預期回報率下,能夠把承受的風險減至多低?在「不願白白承受風險」大原則下,只有非常少數貼近效率前緣(圖表的啡色粗線位置)的股票值得買,這些少數股票是有效率的股票,而買入其他無效率的股票都只是白白承受風險而沒得到應有報酬。最貼近效率前緣的,大部份是藍色點所代表的美股,這些很多都是我們追求的「瘦身偏右」的穩定增長型股票。

「西方牛」vs「東方熊」

紅色點代表的A股,只有非常少數貼近效率前緣的末端,這些都是「偏右極肥」的股票,例如是屬於高風險的創業板股票,回報非常難以捉摸。因此筆者認為中國A股除了極少數的優質股,其他幾乎是沒有投資價值。綠色點代表的港股則是介乎於兩者之間,有一部份靠近效率前緣的是比較穩定的本土型港股,例如是煤氣(003)或領展(823),或是較高效率的中資民企例如騰訊(700)或平保(2318)。其他多是半浮半沉、無營運效率的中資股,例如內銀。

從2018年開始,中美展開貿易戰,我們來看看局勢對於這三個市場有何影響?圖二是由2018年開始的統計數據,並分拆開三個市場讓大家看得清晰一點。首先看到美股仍然是最靠近西北方位的市場,意味着最有效率的股票仍集中於美股,情況甚至在貿易戰開始後更為明顯。而A股仍然是一大堆高風險股票的集中地,超過七成股票的波動性超過30%,而中位數預期回報率竟然是負值。

港股仍是介乎兩者之間,因為這個市場同時含有低風險的香港本地股和國際股份,亦含有高風險的中資股。在國際局勢不明朗時,美國企業始終是資金避險的地方,可以看到在2018年開始,只有美股的中位數預期回報率是正數,而港股和A股都是輕微負數。

建投資組合助分散風險

從理財顧問口中經常聽到,要建立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到底是否必要?答案是正面的,理由是當你的投資組合內有多於一隻股票,它們的預期回報是按比例攤分,然而只要兩隻股票之間的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低於1,兩者的部份波動性便會互相抵銷,相關係數越低,對沖的效果越明顯。

因此,理財顧問的說法基本正確,在「不願白白承受風險」的大原則下,分散風險是必須的。然而要找出對沖效能最好的組合也不容易,因為當投資組合的持股量增加,要計算組合的整體波動性的數學計算難度增加。

而且當組合的持股量增加,每隻個股所佔百分比的可能性越多,要計算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組合可能性是不切實際。因此要建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首先確保投資組合股票數量不要太少,而且每隻股票都盡量貼近效率前緣,並覆蓋不同的行業,一般而言都能做到一定的分散風險效應。寫到這裏,筆者把股票投資歸納成一句建議:「盡量多買座向偏西北方的美股,然後溝埋來做瀨尿牛丸,保證好食!」


量子雪球
作者簡介:一個有IT背景的交易員,遇上由財經轉戰編程的IT初哥,大家都信投資的未來要靠科技,人機合一必有所得。
作者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