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一直是滙控(005)福地及集團盈利引擎(貢獻佔比逾五成),但刻下社會衝突升級、矛盾嚴峻,有分析擔心,情況延續將令零售、地產市道及貸款需求放緩,倘經濟下滑,銀行收益及資產質素遲早「一定有影響」,集團另一重大風險是英國脫歐。
記者:劉美儀
下周一(8月5日)滙控派半年度成績,內部綜合15間券商共識預測顯示,今年第2季其列賬稅前盈利料按年倒退5.5%至56.32億元(美元.下同),預期信貸損失(前瞻撥備)則大升1.84倍至6.73億元。
高盛把英國脫歐、撥備會否激增、有無回購及季內收入與支出增幅相差能否保持正數(positive jaws),列為關注焦點,報告相信第2季集團續可錄得positive jaws(首季為正數6%),減值撥備只溫和增長,但英國脫歐會是「下半年及以後最重大不確定性」。
大行料斥25億美元回購
高盛預期滙控將在業績會同時宣佈25億元股份回購,但倘有硬脫歐風險或令回購落空,現階段對集團維持「買入」評級,未來12個月目標價79港元。
繼今年首季在官網率先披露券商綜合預測以進行績前管理後,滙控上周再上載第2季預測共識,季內淨利息收益僅按年微升0.7%,經調整(清水版)稅前盈利按年減6.1%至57.32億元,惟次季續見positive jaws;若按上半年計,集團列賬稅前盈利按年升10.6%至118.45億元。
食息族追捧 股價難大跌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過去示威遊行只導致恒指窄幅上落,但今次事件遠比佔中嚴峻,近乎每個周六日持續的遊行人數並無明顯減少,「hard core示威者人數keep住二、三十萬人,唔係幾千人,真係會封到成條街、要閂舖,零售真係會死㗎。」
本港環境隨着政治氣氛轉差,他指不獨零售,新盤開售、地產商投地意欲以至經濟增長,連帶銀行業務如新造按揭、消費信貸及融資等均受拖累,資產質素亦可能轉差;以本港市場為盈利引擎的國際大行如滙控及渣打(2888),早晚「生意一定少咗,會有連鎖效應受打擊」。
除本地因素外,美聯儲局減息及英國脫歐也對滙控淨息差及歐陸業務構成壓力,不過「滙控股價之前無乜升過,(現在)跌又唔會太多」,料挨近60港元或以下便有資金湧入,屆時食息一族可享達6.5厘股息回報率,目前約0.9倍市賬率,屬去年底以來最吸引的低位。 滙控上周五在港收報64.25港元,跌0.62%,ADR折合收報64.2港元。另一證券分析主管指,暫未覺本港示威衝突對集團業績會有即時影響,但若經濟增長下跌,失業率上升,長遠會令資產質素轉差。
券商Jefferies早前發報告稱,雖預計滙控第2季淨利息收益,受惠港元同業拆息上升,故仍然表現向好,但相信這已「成為歷史」,基於美息前景向下,故削減集團下半年淨利息收益預測,投資評級降為持有,作為信貸增長引擎的香港,貸款增速料亦放緩,滙控需尋找新的動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