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醫藥股在年初股價低殘之際,花旗亞太區醫藥研究部首席分析師翁木子獨排眾議,率先以超賣為由唱好。時隔半年,推介的中生製藥(1177)本年至今已反彈九成,翁木子自言信者而上車的大概一半,估計8月業績帶動股價造好,連同翰森製藥(3692)及A股恆瑞並列心水三甲。第二波帶量採購招標將於10至11月展開,他料屆時醫藥股回調兩成,但重申長遠市場整合有利龍頭。
翁木子連續第三年獲機構投資者選為行業第一,年初向外國投資者推薦估值低廉的中國藥股,他稱都只是有一半人買入,現時股價未升回上年高位,料下半年藥股走勢向好。
去年尾內地首次實行招標,集中採購仿製藥,部份中標企業須減藥價超過九成,市場憂慮藥股利潤受壓,股價斬半,至於今年第二波招標的官方文件未公佈,不過內媒傳出消息指今次招標藥種維持25隻,中標藥廠由獨家中標擴至最多3間,藥廠毋須割喉式減價搶第一,市場視之為利好消息,中生製藥即日升半成,石藥(1093)升一成。
翁木子稱有上一次經驗作為參考,而且投資者持倉不如上年重,10月藥股暴跌機會不大,不過由於今年中標價原則上不會高於去年,故料股價屆時「健康調整」兩成,他看好業績期藥股表現,形容上半年醫院銷售數字理想,認為部份大行太悲觀,放榜若勝預期有助股價續升,估計10月份股價回調後,與現時價格差不多。
翰森製藥有潛力
隨着未來新一輪招標出台,資金亦有機會流向至非製藥股份,例如威高(1066)、國藥(1099)等,市盈率低夠吸引,過往帶量採購只涵蓋化學仿製藥,但9至10月國家醫保目錄或涵蓋生物藥,意味生物藥企同樣需要減藥價,故翁木子認為資金流向醫療器材及分銷商股份的機會較大。
除中生製藥,翁木子亦推介另一隻藥股翰森,上市短短一個多月股價升53%,市值達1,262億元,論規模、藥物管道,翰森在港股中排名僅次中生,若藍籌再添一隻藥股,翁木子稱翰森具備潛力,由於本身有收入基礎、短時間內多新藥推出,市場給予增長溢價,不過現時估值較高,短期爆發力未及中生。
記者:余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