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救兵】持科企股錯過高位沽預200萬返加拿大 夫婦低估生活費

【理財救兵】持科企股錯過高位沽
預200萬返加拿大 夫婦低估生活費

財務背景
呂太在服裝業擔任培訓經理,在這行業十年左右,目前月入5萬元;丈夫從事廣告業,月入8萬元;現育有一子,9個月大。
一家三口現居於自置物業,市值1,300萬元,於2014年購入,月供1.9萬元,未還按揭420萬元;另外,每月開支約7萬元,供樓費用佔最大比例,其次是供車費用,每月約1.5萬元,亦有支付外傭薪金每月5,000元,至於儲蓄約6萬元。
呂太除了物業,現金資產擁有45萬元,股票90萬元。

理財目標
呂太的丈夫曾是音樂串流媒體公司員工,未上市前公司發股票給員工,因此他現時手持這間公司股票90萬元,但因為不懂投資,所以未有好好管理,曾經升至高位198美元但沒有售出,現時股價已回落至145美元。想了解應不應該放售手上的股票,轉而投資香港車位或加拿大物業?
呂先生持有加拿大國籍,預期小朋友就讀小學四年級時,或會舉家回加拿大生活,預算200萬港元,但仍要看將來香港的政治穩定度和自由度再作決定。
另外,呂太表示兒子將來在香港讀書期間,如未能入讀本地的好學校,就會選擇為他報讀國際學校,預算學費每年約18萬元。不知道現時的儲蓄能否應付日後的開支?

如果單純根據呂太提供的資料,在這一刻來看,呂太的家庭收入及儲蓄能力和未來希望實現的目標,是匹配有餘的,實現起來沒甚麼難度。不過,有幾點值得疑問的,比較奇怪的是如果每月可以儲蓄約6萬元,現時手上持有的現金似乎不合理地少。雖然不知道是否最近才有薪金的大幅提升,又或者是在小朋友出世前,其實沒有良好的儲蓄習慣,這個需要呂太再檢視自己的儲蓄能力。

考慮減部份持倉 平衡心態

對於未來的預期支出,可能有點低估,比如提到大概在9年後,或會舉家回加拿大生活,預算200萬港元,這200萬元是準備做甚麼又是否足夠呢?在加拿大當地還有家人或地方住?在當地繼續工作還是打算提早退休?保留香港物業收租還是出售香港物業等等,都是影響部署的選項。

另外,又或者是提到想讓小朋友入讀國際學校,連同很有可能連帶出現的一些「建設費」、興趣班、遊學團或其他雜費,預算平均一年18萬元,甚至可能有點不夠,呂太有需要檢視一下是否有低估到未來支出。雖然,我們必須承認,未來的變化不能盡在掌握,正如呂太仍要觀察將來香港的政治穩定和自由一樣,不過既然是想規劃,不妨再仔細一點。

加大現金儲備 定期兌加紙

回到呂太的問題,持有價值約90萬元的科技公司股票,正在猶豫賣不賣出。根據呂太現時的資產組合,估計投資經驗應該真的比較少,現在見過股價的高位而沒沽出,引發了一些心理偏差,判斷是否賣出應該根據對該公司的前景預期,而不是短期的價格波動,呂生曾是該公司的員工,相信對公司及行業會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如果是看好但始終猶豫的話,沽出一部分是平衡心態的方法之一,將持倉降至自己心理舒適的區域,剩下的才可以長線持有,否則再遇任何波動都會嚇走,結果可能沽出一個更低的價格。

其實,呂太一家沒有足夠的投資經驗,真正需要的是觀察和學習,減持後也不一定需要馬上投入其他產品,反而可以優先考慮財務安全。保守一點,不妨優先考慮的是加大現金的儲備,幫助自己建立更穩定的消費和儲蓄習慣,如果最後選擇沽出部份科技股,或許一年半左右就達到200萬元目標,過程中更可定期兌換加紙,提前部署未來於加拿大的生活安排。其後的儲蓄可主力累積較穩定的資產,工具不限,股債均配亦可,以適合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最重要。給點耐性,中長線部署去累積到更多可製造被動收入的資產,保持良好的理財紀律配合定期檢視進度,回去加拿大生活的計劃,實現起來應該十分輕鬆的。

李澄幸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董事會成員)

想搵救兵?即刻Inbox investMAN facebook專頁( http://fb.com/investMAN.hk ),獲編輯選中的申請人,會有專人聯絡你。所有資料,絕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