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專題】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下周二(30日)起一連兩日於上海舉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長姆欽將率團赴滬,跟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團隊會談。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和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Hannah Anderson接受本報電郵訪問,兩人皆表示不期望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有重大突破,料短期內外商的「中國撤廠」潮持續。貿易戰仍未平息,在環球央行奉行寬鬆貨幣政策下,美股續創新高,惟留意美債孳息回落低位,投資者宜轉攻為守。
埃爾埃利安表示,要中美同意永久停止貿易戰將非常困難。中美貿易戰拉鋸時間越長,其影響進一步擴張,使貿易戰越演越烈,而且不只涉及經濟層面,並牽涉國家安全問題。外界聚焦美國會否「放生」華為,路透指白宮本月22日邀請英特爾、Google、博通、高通和美光科技等公司代表會面,這些公司跟華為有商業往來,就美國是否「放生」華為聽取業界意見。
指雙方分歧巨大
Hannah Anderson亦預期中美取消所有關稅措施機會微,她指中美貿易談判團隊仍存在巨大分歧,料新一輪中美貿易磋商只能取得有限度協議,如中國向美國承諾增購美國農產品。事實上,特朗普為迎戰2020年美國大選,華府過去一年向美國農民發放共280億美元補貼。《紐約時報》本月初報道,據美國海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16日,美國向中國關稅措施所得稅錄208億美元,未足以覆蓋美國向農民補貼金額。
貿易戰下,蘋果公司、孩之寶、Skechers及任天堂等20多間公司,今年先後宣佈撤走中國生產廠房,轉戰越南、印度、印尼和泰國。埃爾埃利安認為這股「撤廠潮」短期很難停止,於內地做生意的外國公司或考慮離開內地。
另外,美股在貿易戰下屢創新高,埃爾埃利安以三個字總括升市原因:「流動性」。儘管基本因素疲弱,市場流動性仍充沛令升市持續,「今輪升市不限股市,債市於超低波幅下,亦展現升勢」。他指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帶動公司積極回購股份,添上升動力。
埃爾埃利安又認為,弱美元有利美國經濟,但很難只靠聯儲局減息令美元轉弱。Hannah Anderson則預期美國本月減息將利好投資氣氛,但無法扭轉商業前景不確定性等負面因素。她指不明朗因素籠罩當前投資環境,投資者宜採取防守性策略,須留意美國長債孳息下滑,將影響防守性投資策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