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故事】難離難捨修理單車還有幸福可借…

【港故事】難離難捨修理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

公路單車、爬山單車、摺合單車……時下因應不同場地及要求的專業單車款式應有盡有,坐在油麻地渡船街榮興單車舖門口、正在維修鳳凰牌送貨單車的老闆鍾漢強直言,這裏買不到專業車款,高檔單車用家一般會交原廠維修,甚少找他幫忙。即使近年新款單車使用的油壓碟煞,他仍未有時間學習維修,「相對嚟講,你叫啲後生仔整啲好高檔嘅單車佢哋識整,但佢哋都唔識整我啲車咁。」不同年代的人在社會上擔當不同角色,各人有各人的位置,72歲的鍾漢強堅守他的崗位,繼續肩負老牌單車救星的工作。
記者:張珮琪
攝影:劉柏麟

子承父業 兩度搬舖求存

一個平常工作天的早上,一場大驟雨過後,榮興單車舖外的行人路又回復平靜,只有面向渡船街及西九龍走廊傳來的汽車聲,單車舖兩旁是舊式士多及住宅大廈出入口,偶然有途人行過,鍾漢強默默在門口維修客人用來送貨的舊式單車,當他看到一個推着單車的身影走近,他便知道又有客人來了。

鍾先生的爸爸60年代帶着家人由廣州來港,鍾爸爸在內地時靠維修單車維生,1963年在油麻地租舖繼續故業,之後子承父業經營至今。榮興在區內搬過兩次舖,現時渡船街的舖位已租了十年,鍾先生慶幸業主一直以低於巿價出租,才能撐到現在,他希望有生之年,亦不用為租舖事宜擔憂。

鍾漢強換胎後發覺仍然漏氣,幸得賢內助幫忙找出原因,合力拔走小釘。

上網緊貼單車資訊

從前單車主要是送貨的工具,送米送火水送石油氣送報紙等,當年單車零件成本貴過人工,即使單車遇交通意外致轆鈴嚴重變形都要維修,車主不會輕易買新單車。鍾先生自小便跟隨爸爸邊做邊學,他拿着手上的工具,如數家珍般指手劃腳介紹平日使用的維修工具,「呢支seat stay opener(後叉擴闊器)日本嘅,用咗廿幾年;嗰個單車架用咗40幾年;呢個用嚟調校車轆嘅工具架,用咗30幾年。」

雖已年過70,鍾先生仍努力追上時代步伐,閒時上網觀看新款單車的短片及資訊,與收藏古典單車的客人交流,甚至有愛好古董單車的外籍人士,幫襯榮興買零件後與老闆成為朋友,對方透過WhatsApp將自行改裝單車的片段與老闆分享,老闆以簡單英語與對方交談。細問之下,原來老闆年輕時來港後,曾讀過三間夜校英專,基本英語難不倒他。

時代轉變,踩單車送貨的人減少,但鍾先生仍有一批固定的客人,他指着擱在舖前的單車說,有不少單車等着他維修,連小朋友單車都會交給他換胎,他估計一個月至少維修200架次,維修時間快則十多分鐘完成,慢則兩、三日。

鍾先生向記者分享小貼士,他指一條28吋車胎爆胎,可以利用手工,經清潔、剪短、膠水套合,變成細單車內胎,「後生嗰輩唔知有呢啲工夫。」他又說,鋼邊車外胎耗損與內裏的鋼線分離,又可以用補鞋線縫合再用。

組裝需時 客人不介意等

要數單車最難維修的部份,鍾漢強認為是生銹的古舊單車,要調校座位和置換單車頭的零件都有困難。載貨單車怎樣才算維修合格?鍾先生認為最重要踩起來暢快、煞掣系統好、轉向好,「唔會搶軚,前叉、車架、車轆都要相對,前叉有少少偏差都會令踩嘅人好辛苦,好難控制,尤其是架單車前面有鐵架載貨。」

喜歡舊款單車的人,對英國的克加路(Hercules)、三支槍(B.S.A)、Pashley等牌子不會陌生,榮興現時仍有售40年前出廠的克加路車架及部份原廠零件,但由於舊款單車需時組裝,鍾先生以處理日常維修工作優先,間中應接不暇也要無奈推掉組裝新車的定單。不過,有對克加路情有獨鍾的客人不介意等待,也不介意舊款單車部份零件非原廠,照樣幫襯,老闆煞是欣慰。

夫唱婦隨幫手起釘

訪問接近尾聲,眼見鍾先生本已為手上單車換好內胎,工序理應完成,好奇何以又再重新拆胎,他說:「人哋睇換胎好似好易,如果車胎拮穿咗,個窿好細好細,咁真係要用放大鏡先睇到車胎邊到漏氣。」原來他檢查已換好內胎的單車時,發現仍有漏氣情況,要重新檢查。

此時,一直默默在旁傳遞工具的鍾太,蹲下身慢慢轉動車輪查看,結果在外胎發現一支很幼的小鐵釘,夫婦夾手夾腳將之拔出,鍾先生苦笑:「唔夠眼吖嘛!」並解釋剛才更換內胎時因一時心急,稍為用力便撬穿了內胎,導致要反覆換胎。

鍾太亦懂得基本的維修工夫,平日主要協助丈夫收貨、執貨、開單、傳遞零件及工具。記者問她當年與鍾先生相識的經過,她淡淡然說,「街坊見得多就識,啱傾咪拍拖囉,我唔識踩單車,佢教識我。」她最欣賞鍾先生為人老實,從無嫌棄他一對因維修致烏卒卒的雙手,更笑說自己以前做工廠:「我哋做嘢對手都係黑麻麻,大家鬥黑,大家都咁污糟。」有相知老伴互相扶持,鍾先生只要仍有魄力,都會維修下去。

港故事

有些人有些事,越是美好越留不住。本土手藝、傳統行業、街頭老店,都帶給我們生活的溫度和記憶的厚度,如果你知道有這樣的故事,歡迎提供。(致電或WhatsApp 6383 6568 註明「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