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恩師姚敏 - 夏丹

憶恩師姚敏 - 夏丹

60年代我和家人住在九龍城,嘉林邊道28號B地下,前門是嘉林邊道,後門是聯合道,加上花園共有六仟尺,現在的「迦南幼稚園」。二樓住的是粵曲大老倌何非凡夫婦,我記得何非凡的一曲「情僧偷到瀟湘館」嗓音清脆,悅耳動聽,唱得膾炙人口。何非凡有一個寶貝女兒經常下樓到我們家,和我們家的孩子玩在一塊。嘉林邊道28號A地下住的是萬能花旦鄧碧雲夫婦,每次在門前相遇,我總會叫她一聲「雷太」,鄧碧雲女士的一齣「媽打」(Mother),電視片集在港上演劇情寫實,加上鄧碧雲女士的精湛演技,深入人心,使觀眾至今難忘。

從我們家後門出去是聯合道,跨過馬路是九龍城寨。現在的「九龍城廣場」,我經常去九龍城寨做衣服、洗頭、電髮,雖然是三不管地帶,但是沒外界人們傳說那麼可怕,城寨內有很多牙科,寨內暗暗的,地下濕濕的,遍地是水,比較髒一些,住在寨內很多人面黃肌瘦,可能是營養不良吧!

總之你不犯人,人不犯你,沒什麼可怕,也很安全,這是我的經歷。嘉林邊道12號二樓住的是我恩師姚敏夫婦一家人,每次我經過恩師門前,總會不知不覺抬頭望一望,經常見到恩師姚敏的高堂,坐在騎樓觀街景。

光陰如閃電,恩師姚敏離開我們已經五十二年了(1917~1967)在我的記憶裏,恩師姚敏是一位沉默寡言、待人真誠、多才多藝、絕頂聰明、提攜後輩、名利看得非常淡泊的偉大藝術家。有一日忽然接到恩師電話,說要請我看足球賽,我當時心中感到非常榮幸,那次的足球賽是在九龍花墟、旺角球場,進得場去已經全場滿座,人頭湧湧,球賽非常精彩,只見南華健將羅貴生一腳把球交給隊友黃志強,黃志強一腳把球踢進對方的龍門,球迷狂呼高叫「好球」,非常激烈,第二天報紙登出昨天的球賽「巴士爆呔」!

恩師姚敏作曲,不用任何樂器去定音符,只見他吹着口哨,一首首扣人心弦,多姿多采的旋律,七彩繽紛的歌曲,在口哨中洋溢而出,多少的傑作就是在口哨中完成,直教人稱讚,傾佩,自從姚敏離開我們至今50多年來,在我心中樂壇上沒有一首震撼的歌曲出現,至今後繼無人,真叫一班愛好時代曲的人感到失望和嘆息,君不見40年代姚敏的一曲「恨不相逢未嫁時」,陳歌幸先生作詞,60年代姚敏作曲「情人的眼淚」、陳蝶衣先生作詞,「第二春」,姚敏作曲,易文先生作詞。如此震撼的歌曲至今仍流傳在歌壇,更深深的印在歌迷心中,恩師姚敏在我心中是音樂界空前絕後的偉大藝術家。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