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專組「外交團」爭國際支持

11大專組「外交團」爭國際支持

【本報訊】11間大專院校學生會宣佈成立「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計劃以民間外交形式將香港問題推向國際,首要任務是促使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19》,制裁侵害香港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官員,強調不怕被指「勾結外國勢力」,反指香港是國際社會,外國對香港事務有一定話語權。

會見外國領事政要

代表團由11間大專院校學生會各派出兩名代表組成,包括八大、演藝學院、恒生大學和樹仁大學,並由港大學生會評議會時事委員會委員張崑陽和城大學生會署理外務副會長邵嵐擔任發言人。

邵嵐表示,大專學界希望將抗爭戰線擴展至國際層面,故此集合各大專院校學生會力量,會在校內作公開諮詢收集同學意見,亦會聯絡香港在海外的留學生,並會見外國領事和政要,表達對於香港民主、自由和人權發展的關注。

張崑陽表示,每逢有抗爭場合就會有學生存在,香港作為國際社會,抗爭不應只局限在本地,可與國際戰線相輔相成。張認為學生會有資源和人脈到外國交流,除了美國是主要戰線,亦會聯繫其他自由世界國家,包括英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望能使這些國家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

對於會否擔心被指「勾結外國勢力」,張崑陽表示,若一方面標榜香港是國際城市,另一方面卻不讓外國就香港事務發聲是雙重標準,「國際對於香港嘅持份係好重大,因此我哋覺得唔怕俾人話勾結外國勢力,相反外國其實對香港事務有一定話語權」。

張崑陽舉例指出,《中英聯合聲明》以及《美國──香港政策法》早於1997年主權移交之前已經確立,認為國際社會有資格亦有能力討論香港事務。

■記者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