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仙U、整腸丸正貨難求藥房出蠱惑 花紙包影子藥

胃仙U、整腸丸正貨難求
藥房出蠱惑 花紙包影子藥

海關過去不時到藥房放蛇打擊影射藥,但近年的檢控數字有跌無升,這並不反映影子產品減少,而是無良藥房見招拆招。《蘋果》日前假扮遊客到藥房放蛇,並向職員遞上寫有正廠藥名的紙張買藥,惟有職員照樣拿出影子貨或水貨,甚至冒牌貨給記者,明顯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及《版權條例》。

藥房職員用花紙包影子藥,令人難以比對貨品包裝。

記者用紙寫上藥名買藥,但仍有藥房用影子貨或水貨當正貨賣。

釣魚牌廠房裝修停產

記者到過多間藥房及連鎖店,發現胃仙U今年2月開始供貨不穩定,正貨一盒難求。記者向職員遞上寫有釣魚牌李萬山整腸丸及胃仙U的紙張,職員竟拿出泰國製水貨整腸丸及胃仙U的影子藥賣給記者。胃仙U今年初將生產線由日本遷到香港,加上要更改產品標籤,令市面出現賣斷市情況。

至於釣魚牌李萬山整腸丸亦出現缺貨,該公司發言人稱,因為廠房最近進行裝修,並需重新經當局驗證及測試等程序,所以暫時停止生產整腸丸,令市面缺貨。

此外,有蠱惑藥房向記者出售影子藥後,用花紙將影子藥包裹,以免遊客到其他店舖時被揭發所買的不是正廠貨。記者到旺角一間藥房,故意挑選影子藥,付款時只要求用膠袋盛載,但藥房職員卻堅持用花紙逐一包裹,還自圓其說:「(用膠袋裝藥)意頭唔好,要賣到好似禮品咁。包好包好,包你用得好!」

定罪定義狹窄難執法

律師梁永鏗表示,執法部門現時要打擊影射產品,只能放蛇了解銷售過程中,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不良銷售手法。梁永鏗指法例對侵權產品的定罪定義過於狹窄,令執法部門打擊製造影射產品有困難,結果影射產品「整到好似等你以為係,都告唔到。」

梁永鏗建議參考外國對侵權定義加設描述,讓海關較容易執法;但他亦提醒修訂法例時,要平衡諷刺或二次創作的需求。
■記者林 熊、張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