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人生】半年前備戰 三階段操起 超級跑手全馬攻略

【運動人生】半年前備戰 三階段操起 超級跑手全馬攻略

【運動人生】
夏日炎炎,大家可能未必想做太劇烈的戶外運動,但如果要備戰明年初舉行的馬拉松比賽,等到天氣轉涼才臨急抱佛腳就太遲了。超級馬拉松選手黃浩輝(輝Sir)教路,認為平常有做運動的人要跑全長42公里的馬拉松(全馬),最好預留五至六個月的訓練時間,除了不斷跑步,鍛煉心肺機能和累積跑步距離,還要注意肌力的訓練。跑全馬,如果事前訓練不足,輕則完成不了比賽,重則受傷,甚至會有性命之虞,所以要做足準備工夫。

輝Sir跑過逾50場超級馬拉松,今年8月將會用75日由北海道跑到沖繩,全長3,500公里,42公里全馬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一般人或者認為練跑最重要是跑多點、跑快點,但輝Sir提醒大家跑步對肌力要求很高,肌力不足,跑上來身體不夠穩定,跑姿也不會好,訓練應以肌力為先。他制訂的訓練時間表分為三個階段,頭一個月先着重肌肉訓練。

黃浩輝(輝Sir)跑過逾50場超級馬拉松,去年完成台灣環島跑,全長1,400公里。

第1階段 肌肉訓練

「我通常會用第一個月做強化運動,身體沒有經過強化訓練,肌力或心肺功能都未必應付到接下來的訓練。」對跑步來說,背肌和核心肌群都是訓練的重點。跑步時腳部每次踏地都會為全身帶來衝擊,如果背肌或核心肌群不夠強,會造成軀幹過多的擺動或轉體,跑姿不穩定也浪費了體力。頭一個月大家可以在輕鬆跑步練習後,加入以下兩種訓練動作「Row」和「Mountain Climber」。

Row──以左腳左手作支撐(見圖一),右手拿着負重物件垂直。訓練背肌比較難完全不用器械,負重物可用啞鈴,甚至盛滿水的水樽。肩胛骨鎖緊,右手手肘慢慢把負重物垂直向上拉至最高點,移動時只用手肘,腹部、膊頭保持穩定不動,再垂直放下(見圖二)。八至十次後換手再做,左右手都做完為一組,每次做三組。

Mountain Climber──開始時是掌上壓姿勢,胸口到腳尖保持直線,雙手分開稍闊於肩膀的距離作支撐(見圖三)。將膝蓋提上至胸口和兩手之間,然後放回原位(見圖四)。換腳輪流做,每隻腳做10次為之一組,每次做三組。

第2階段 長距離跑

第二和第三個月可進行長距離跑,提升心肺機能和耐力。訓練過程是因人而異,輝Sir建議大家不要太短視只看單次訓練,而是要以一星期為單位去制訂訓練,初學者一星期最多都不要跑多於30公里。跑步對身體帶來壓力,勞損是會累積的,超出負荷很易受傷。

至於增加跑距時,可用「10%法則」 。第一星期跑30公里如覺得輕鬆,下星期就可增加10%跑33公里,依狀態慢慢提升。如果覺得完成得比較困難就先保持現有訓練量。去到後期,訓練量最多大概一星期80公里,已很足夠完成全馬比賽。

第3階段 高強度訓練

完成到不代表跑得快,如果對完成時間有一定目標追求的話,接近年尾、天氣轉涼的第四、五個月就可以進行高強度訓練,令身體進入狀態。目前很流行間歇跑(time interval),主要是針對目標配速進行,如果你發覺長距離跑再無法提升完成時間,就需要靠高強度訓練提速,但先要做好頭兩階段的訓練,確保足夠的體能應付,才將間歇跑加進訓練日程。

間歇跑是跑手重複以高速跑一段短距離再休息。「通常跑和休息的比例是1比1,例如跑400米要2分鐘,我會休息2分鐘,之後再做下一個400米的衝刺。」輝Sir指初學者目標可定為400米 2分鐘,衝刺8次,再慢慢提升衝刺的次數。最後記得預留半個月時間,讓身體休息恢復才比賽。

改善跑姿 穩定最重要

除了訓練時間表,正確跑姿也很重要。過往有很多關於腳踭還是腳尖先着地對身體負荷較少的爭論,不過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是差異不大,最重要是跑姿能保持身體穩定。基本原理是頭、胸、腹、臀要盡量成直線,不應過份前傾,避免不必要的擺動,狀況因人而異,很多時都要教練親身指點,輝Sir指有時也可用科技幫手檢測跑姿。

近日有香港康體會所引入意大利品牌TecnoBody的健身檢測儀器,外形與跑步機相似,但增設3D鏡頭及屏幕,並有重量感應履帶。在機器上跑步,可分析身體是否平衡、重心有否偏側,機械還記錄了大量經驗跑手的數據,得出的報告可和大數據比較,看看自己和其他跑手有何差距。

有2小時10分鐘完成半馬經驗的記者實試,做了一個2分鐘的檢測,報告圖表指出記者臀部位置的擺動比其他跑手的幅度大。輝Sir也認為和他的觀察結果一致,因為記者的核心肌群和背肌不夠強,跑步時無法保持伸展上半身,會不經意地向前傾,是很多初學者有的通病。記者另常犯一個錯誤:步距過大。容易造成盆骨位過多的轉向擺動,步距應該短而密,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

輝Sir認為用科技檢測跑姿會比較客觀,以輔助教練提出更具體的意見。有要求的跑手可以一試,但最終改善問題還是要靠努力和鍛煉,好像記者肚腩大,跑姿不穩,檢測完還是要落力做肌力訓練才能提升表現。

記者的跑姿除向前傾,步距也略大。

輝Sir示範,頭、胸、臀應盡量保持直線。

TecnoBody健身檢測儀器會分析跑姿。

除分析跑姿,也會比較其他跑手的數據,理想數據以黃色區域顯示,記者臀部擺動(藍色線)和黃色區域明顯有距離。

Row

圖一:以左腳左手作支撐,右手持啞鈴。

圖二:右手垂直提起啞鈴,只動手肘,其他部位保持穩定不動。

Mountain Climber

圖三:開始時保持掌上壓姿勢。

圖四:將膝蓋提上至胸口和兩手之間,再放回原位。

場地提供:Waterfall Sports & Wellness(太古店)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鄭明川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