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治問題江湖解決,經過周日晚元朗一役,香港的警匪追逐片變成現實版警匪合拍片。中文大學全球研究學士課程講師陳偉信表示,在混沌時期警察和不法分子——黑社會或武裝組織——合流、合作並不罕見,俄羅斯等威權政體有夜狼組織,韓國二戰後有東大門警署支援會,即使民主政體英國也不例外。
上世紀60至80年代北愛爾蘭經歷騷動時期(The Troubles),阿爾斯特防衞協會(UDA)等武裝組織發動多宗針對天主教徒及共和派的暴力襲擊,學生Brian Adam Lambert及律師Pat Finucane被殺,那時候當地警方相關證據及調查不納入官方紀錄,甚至有部份休班警員涉及罪行。
警黑或警恐合作下,當年北愛人民驚慌就如今天香港人,但重點是其後英國政府成立多個獨立調查委員會,將北愛警方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張力慢慢處理掉,2003年《史提芬斯第三份調查報告》最重要,指出當年北愛警方的確有系統地與UDA等武裝組織合流、合作。因着調查結果,2004年其中一名涉及Pat Finucane謀殺案的疑犯Ken Barrett被判罪名成立,2011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與Pat Finucane家屬會面,翌年代表英國政府道歉。
彭定康助改革警隊
香港人未必認識史提芬斯,但有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陳偉信說:「1998年前港督彭定康受委託成立以自己命名的委員會,透過警政改革,將北愛爾蘭導入正軌。」肥彭提出多項建議,例如平衡招募天主教徒及新教徒警員各半,最重要是將北愛警隊名稱「皇家阿爾斯特警隊(RUC)」改為「北愛爾蘭警隊(PSNI)」,去掉「皇家」用詞,減除警隊只服務倫敦政權的意味,而主流意見並不認為此舉分裂國家,2007年北愛激進組織新芬黨也願意接納報告,正式參與警務委員會工作。
「對一個有心處理社區問題的政府來說,不只做社會福利,更要重新建立北愛警察和社區之間的關係,令社區覺得警察體制不偏幫新教徒而打壓天主教徒」。陳偉信不明白為何香港政府堅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經常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武力衝突,對政府形象也不是好事」。
■記者陳勝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