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次季少賺72%料下半年變數多

外滙基金次季少賺72%
料下半年變數多

【本報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卸任前最後一份外滙基金業績,一如其作風平平穩穩,上半年度外滙基金投資收入1,708億元,按半年紀錄雖創歷史新高,但單看第二季表現,按季倒退72%至374億元,季內港股及外滙估值各虧損5億及170億元。有學者及投資界認為,基金次季成績遜首季符合大市表現,下半年聯儲局減息應有利債券收益,中美談判亦朝樂觀進展,惟本港政治矛盾升級,對股樓零售以至經濟影響漸趨顯著,基金表現難獨善其身。

展望下半年,陳德霖指投資環境充滿變數,中美恢復談判但不應假設短期內能達成協議,英國一旦出現硬脫歐,亦將為歐洲經濟及金融市場帶來震盪。

該局發言人補充,難以預測下半年個別市場如何發展,又指港股第二季出現調整,恒指下跌了1.8%,部份非美元貨幣兌美元季內下跌導致外滙估值降低,外滙基金資產配置力求穩健,不宜按季或聚焦單一投資去衡量整體表現。

上半年外滙基金支付財政儲備費用153億元,期內累計盈餘增加1,219億元至7,316億元;次季度債券收入跑贏首季達397億元,其他股票收入152億元;截至3月底計其他投資收入為125億元。

學者:政治風險令人憂

美國克林信大學副教授徐家健認為,恒指由5月初3萬點回落,外滙基金次季遜於首季符合大市表現,他個人對未來中美談判前景取態較樂觀,但本港政治風險卻感憂慮,不穩定因素升級會逐漸對物業商場零售經濟面帶來負面影響,「唔係好事」,外滙基金投資亦難免受拖累,關鍵要看政府化解矛盾的決心。

另一投資界主管說,以年率化計估算上半年基金投資回報率約4%,外滙損失料與英鎊及歐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