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25新股首日瘋炒 最勁升4倍港除牌股赴科創板

【財經專題】25新股首日瘋炒 最勁升4倍
港除牌股赴科創板

港股勁瀉,內地科創板卻爆出瘋炒潮,昨日乘首日開市的氣勢,板上25隻新股全線錄得升幅,表現最凌厲的安集科技,升逾4倍至196.01元(人民幣.下同)。專家指,科創板會吸走A股主板、甚至港股的游資,有待觀察科創板會否威脅港股IPO市場。本報統計百多隻申請科創板上市的公司,發現有的由港股分拆上市,有的在早年私有化退出港股市場後轉戰科創板。
記者:王琳 余秉峰

科創板昨日炒風狂熱,多隻股票的升幅數以倍計,除了安集科技,西部超導和心脈醫療分居亞、季之位,前者飆約2.67倍,後者抽升約2.42倍,表現最遜色的新光光電,也錄84.2%升幅。

在科創板正式面世之前,市場早有討論料與港股構成直接競爭。資料顯示,科創板容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亦不強制要求受審核的財政年度內有盈利,而且市值規模要求低,以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元的公司為例,最近一年的收入不低於2億元,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已滿足財務標準。這些股權架構和財務指標上的寬鬆,與港股近年推出同股不同權及生物科技上市制度近似。

華潤微電子華熙擬上市

本報翻查科創板的審批資料,發現從港股轉戰科創板的中資企業,數量不下10間,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公司已在港股上市,包括復旦張江(1349)、昊海生物製藥(6826)、中國通號(3969)等。這三隻股份將科創板作為第二上市地,其中中國通號已成功登陸,昨日在科創板的股價升約1.1倍至12.27元。另外有微創醫療(853)、威勝(3393)和金山軟件(3888),則是分拆旗下業務,到科創板上市抽水。
第二類公司是拋棄港股的中資企業。早年經私有化退出港股的華潤微電子及華熙生物科技,便有意再於科創板上市。

而本來計劃來港上市、屬於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生物醫療科技,眼見內地設立科創板,便終止在港上市的申請,轉攻科創板。餘下的一類則是來港上市失敗的中資企業,例如天合光能,亦試圖借科創板「轉運」。

專家:仍有不少中資來港

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張為國分析指,內地當局推出科創板亦要考慮其競爭力,部份定位與港股相似亦不足為奇,結果當然會令新股發行人比較兩地條件,不一定選擇在港上市。但他強調港股有兩個優勢,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來港上市的中資企業面對較少限制,在港發債毋須經中證監批准,亦可靈活調度存在香港戶口的外滙。第二是港股相比內地,已率先落實同股不同權等制度,有先發優勢。張認為,部份中資企業到科創板上市,主因是在那裏獲投資者給予更高估值,及集資在內地發展,與在港上市的定位及目的有不同。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則指出,科創板新開張兼出現明顯升勢,難免吸走一些資金轉炒有關新股,但要據此判斷科創板長遠威脅港交所(388)的生意,則言之尚早,「好多內地企業近期來香港上市,藥股都多。」

早年經私有化退出港股的華潤微電子,有意再於科創板上市。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