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腹腔鏡治肝癌童全港首例 術後一周出院

瑪麗腹腔鏡治肝癌童
全港首例 術後一周出院

【本報訊】香港每年有5至10宗兒童肝癌個案,大部份為肝母細胞腫瘤,可靠化療及手術醫治,惟較罕見的肝細胞癌則只能靠手術局部切除治療,留下逾10厘米疤痕。瑪麗醫院小兒外科今年3月全港首次將腹腔鏡切除手術應用在9歲肝癌女童身上,術後僅留下最長3厘米傷口,母親坦言心情如坐過山車,感謝醫生團隊令女兒順利康復。
記者:王春怡

瑪麗醫院小兒外科主管榮譽副顧問醫生鍾浩宇指,肝細胞癌在兒童病發率極低,每年僅有一至兩宗,主要以手術局部切除作首選治療方案,惟傳統開放式手術要在上腹部開刀,往往留下10至15厘米的傷口及疤痕,過程中有機會切到神經線,令病人術後承受較長時間痛楚,傷口亦容易受細菌感染。

鍾醫生續指,近10年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已廣泛應用於成年人身上,惟因兒童罹患肝癌個案較少,全球僅有4篇相關醫學文獻,加上未有相關精細儀器,對醫生手術經驗要求較高,「小朋友個肚空間唔多,如果切到主靜脈,傳統打開做流血就可以搵手㩒住,但用腹腔鏡我就得幾支筷子咁嘅儀器,所以挑戰性好高」。

腹部疤痕僅3厘米

今年3月28日,小兒外科團隊首次為9歲女童靈靈完成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母親魏太指,靈靈去年尾運動會時跑步曾感到腹部痛,惟一直沒太在意,直至今年1月在瑪嘉烈醫院經影像掃描,驚覺右肝有一個3.8厘米乘5厘米的腫瘤,遂轉介到瑪麗醫院接受肝臟切除手術。

瑪麗醫院小兒外科主管黃格元指出,小兒外科團隊應用腹腔鏡及靛氰綠(ICG)技術已頗為純熟,加上靈靈腫瘤大小剛好適中,故在魏太同意下決定為靈靈進行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術前先注射ICG螢光醫用染料,讓肝癌腫瘤可在手術期間更清晰顯示,翌日用了3小時完成手術,過程中未需輸血,術後在深切治療部只留醫一晚便轉回普通病房,第7天已出院。

負責手術的鍾醫生笑言,腹腔鏡手術康復時間較快,「都冇得畀佢唞唞就返去考期中試」,另外靈靈身上亦僅留下腹部一個3厘米疤痕,穿上內褲已可遮蓋,較傳統手術留下逾10厘米疤痕,更能照顧到病童心靈需要,「大人醫好有多30、40年命,細路仔可能有70、80年,避免大傷口好重要,過往都聽過有小朋友因為有大傷口,返學被欺凌」。

術後兩周可復課

母親魏太形容,得悉女兒患癌一刻眼淚決堤,慶幸很快獲轉介到瑪麗醫院做手術,「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得知道就等於係癌症初期,切除便沒事了」,女兒術後兩星期後已復課。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