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短跑變長跑 Gin Lee - 余家強

蘋人誌:短跑變長跑 Gin Lee - 余家強

Gin Lee(李幸倪)原為馬來西亞短跑運動員,並非隨口說說,省級的,下一步以代表國家為目標。

Gin Lee會不自覺說自己是香港人,但同時飲水思源、融和各地文化。

後來的事大家知道,過江龍做歌手,匆匆10年,即將32歲,當初如果繼續短跑,應該收咗山,成不成功,都結束了。

我寫「隨口說說」,因為娛樂圈太多隨口說說,有人話自己本來整穿梭機㖭。但Gin Lee堅料,KOL時代亦逼她堅料──以前藝人代言運動鞋廣告,拍完搞掂;現在,「真係要跑埋比賽,而且自己懂,更清楚難度,練足三個月。」她說。

潮流興馬拉松,Gin Lee亦因此化身長跑大使。當然並非就此重操故業,鬼唔知那是劇情需要咩;而是歲月磨練,令她由短跑的爆炸力,過渡至長跑的耐性。語帶雙關,更像英文裏short run(短期經營)long run(長期經營)之別,10年了,做歌手未咁快收山,成不成功?樂評說她與天后一步之遙,望山跑死馬。

馬拉華僑,飄洋過海,隻身赴港,住下來,視為家了,卻又是時候轉戰大中華。代代華僑,以至代代中國人,宿命如此。

撰文:余家強
攝影:羅錦波

還心願

事隔10年再出國語碟,Gin Lee說:「台灣、星馬的朋友,甚至新山(她家鄉馬來西亞柔佛州首府)的同學,不懂粵語,多年來都買我廣東碟支持,我也一直keep in mind,有朝一日要用他們聽得明的語言來唱,像還一個心願。」

何止,她本人的廣東話亦來港才苦學至識。在新山,母語是華語(國語)、英文和福建話。「小學讀華校,中學讀英校,慶幸懂寫中文。」似香港,Band 1是英中─Gin Lee算叻學生嗎?「算呀。」

起碼勤力,短跑力爭至省級(柔佛州),但再走下去,奧運渺茫,到考大學年齡,同學都報醫科、法律、會計等才俊之選,自己已勞損之軀,逛街站太久也膝蓋痛,是時候生涯規劃。

「我平衡興趣和實際,想報心理系,好在爸爸非一般爸爸,說:『為興趣為到底就報音樂系,行行出狀元啫。』」李爸爸本身曾任職樂師後改從商。讀音樂系的Gin Lee依然運動員性格,挑戰難度,一邊唱events為生,一邊叩門想出唱片。「受過很多氣,連我尊重的前輩都講好難聽的話。」從臉上的淒然,有理由相信,若用國語描述會更感觸,但Gin Lee堅持,在香港便講廣東話。

正如她堅持音樂。

Gin Lee求學時為大馬省級短跑運動員,現在則化身長跑大使。

事隔10年再出國語碟,Gin Lee早前在廣州舉行首個內地巡迴演唱會。fb圖片

關過關

「我死頂不斷去求人。」Gin Lee續道。

求是無用的。

「於是我畀錢。」Gin Lee笑了,後來她當然懂潛規則:「畀咗錢都要等,幾時deadline?冇deadline喎,啱時間就出,呢行係咁。」

打響頭炮便好辦事,但生於大馬,華語娛樂圈細,歌手真正吐氣揚眉,要先踏足新加坡,揚威台灣,扎根香港,再等機會進軍大陸般打上去,逢關過關,前有巫啟賢,Gin Lee則自幼聽曹格和梁靜茹。

在港青看來,太漂泊,太委屈,太不本土了;大馬青年卻視為夢想,Gin Lee都一一走過,她笑言那叫「踢館」,成了名仍不斷參加比賽。

今次出國語唱片,往台灣拍MV,往北京錄音,彷彿重踏那10年歷程。「金曲獎導演陳映之上次合作,錫住我,到見我《侘寂》被沙活埋都敢玩,今次《以愛情的罪名》意識更大膽。你肯付出,人家才給你更多。出道10年,不長不短,以為識晒,例如studio,每個地方工作有些分別,要提自己『歸零』、虛心。」

女子回娘家也叫歸寧。

樂評說Gin Lee(右)與天后一步之遙,事實她年初已奪叱咤女歌手銀獎。

小天后

「真的要實地一步一腳印嗎?internet,甚麼不可以擺上網?我都這樣問過自己。」Gin Lee說:「例如今次去北京,便只錄音,MV也沒拍,但唱一種語言,最好能投入當地語感,台灣與北京的普通話又有點兒不同。我和Alex Fung在香港錄國語歌時,明明彼此香港人,都用國語交談,需要投入那氛圍。」

她會不自覺說自己是香港人,但同時飲水思源、融和各地文化,胸懷壯闊,大中華思維。

同公司、同樣具亞洲視野的前輩,叫鄧麗君。鄧麗君出生和入行於台灣,騰飛則是簽香港寶麗金(現名環球)這間國際唱片公司,首張大碟名《島國情歌》,不忘本,此後紅遍台港,去大馬便唱《檳城豔》,登陸東瀛便唱日文,甚至感動未開放的大陸(雖然從未踏足),渾忘疆域界限。軟實力原該如此。

今天,香港卻動不動笑鄉音、笑南亞、笑Singlish英語不正、笑老土,統統否定,到頭來市場越縮越細、劃地自限。

Gin Lee說:「人在馬來西亞便很自然展望亞洲,世界咁大,留守一個地方有乜意思?」

所以我說Gin Lee天后接班人,並非指甚麼勁歌金曲獎,而是寄望她像小鄧,成就上未必可以,心態上可以。

還有,二人同樣唱粵語比講粵語流利,難怪的,因為歌詞有得練定,對答無得練定。Gin Lee屬於勤力學生型,她甚至專誠選修中文大學課程。「雖然身邊朋友都講,跟他們得啦,但香港人自幼習慣反而講不出原理,我做事很徹底,要搞清楚原理。」

無論如何,出於廣東話不靈光,不能100%表達心情,有樂評批評Gin Lee不夠與fans玩社交媒體溝通(其實這算樂評嗎),娛樂新聞不滿足於她只默認有個圈外男友,Gin Lee笑言正在努力中。毋寧說,正如她講過,奉行「音樂高調 生活低調」,不甘賣萌。

「堅強」是她母題,常常出現於歌名和歌詞。「我問過填詞人林若寧:『可不可以寫一首很慘很卑微的給我?』他說:『你欠說服力,你可以很慘,但你堅強。』」

包括跑步。

當然不只為貪得意,甚至並非為keep fit,adidas贊助,說白些,這類代言工作比賣CD是更大收入來源和報答公司,而真人show年代,講究要打真軍。「我跑開100m、200m,比一般人更難以置信自己能跑長途,而且作為藝人,落場唔可以肉酸。原來,只要肯試,凡事有可能。」

由此心思思做番運動員?不必了,眼前的路,已經似足耐力戰。

【後記】

不出唱片的話,Gin Lee可能一直events表演,搵快錢猶如跑短跑。她乖巧具語言天份,在吉隆坡,出啤酒公司annual dinner識德文歌,出Samsung annual dinner識韓文歌,頗吃香。

為甚麼非出唱片不可?

Gin Lee沒執着要全數包辦作曲填詞的,cover version也唱;更重要在,「做表演歌手可能更好賺。」她說。

對,偶像路遙遙,投資大,回本慢,像馬拉松。我記起Gin Lee來港之初,曾經自嘲住劏房。

那為甚麼?

她說:「如果沒屬於自己的歌,我分不清掌聲,一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家就冧,一唱《Can't take my eye off you》大家就跳舞,無關我唱得好唔好事,大家鍾意的是鄧麗君是Sheena Easton,係唔係都拍手。」

聽得我感同身受,寫了人物專訪20年,算不算一門手藝?讀者睇,視乎被訪者,直接講,係睇明星睇才俊。

筆者叨人家光,借力打力20年,像Gin Lee是時候做些屬於自己的。近日,我忙於整理人生第一本小說結集出版。

也像Gin Lee般難行。

髮型:Eve Chiu@muse hair
化妝:Ciricle Cheung@NDnCo
服裝:YO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