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間公司也有收入和開支,警務處當然不例外,奈何年報上沒有明細,只能夠從「警察福利基金」年報尋找端倪。自雨傘運動後至今,赫然發現有關福利開支,在林鄭上任後明顯急增,果然是致力「守護香港」。
警務處透明度不算高,根據官方統計數字,近年財政支出急增,由2014年的151億大升24%至約188億元,然而同期警察人手只是微增,由3.78萬人增至現時約3.99萬人,支出急增背後,到底是否只為減低罪案率,本欄不敢下定論。
財政支出固然大增,更惹人關注的卻是「警察福利基金」,因為這個基金能讓警察直接受惠,有穩定軍心作用。翻查年報,發現有幾項數字在林鄭當選後大升,非常弔詭。相關支出在2017/2018年度達約3,049萬元,支出收入比率按年大升,由林鄭當選前的39.2%,升至她當選後的61.2%,升幅達20個百分點。
當中最搶眼的是「員工關係開支」,一口氣由2013/2014財年112萬元,翻好幾倍至2017/2018財年的722萬元,花費急升背後,也是來來去去那3萬多名警察,這種員工關係開支,是透過甚麼形式、甚麼金額、甚麼準則去執行,外界當然無從稽考。
同樣誇張的有「發給不同委員會、協會等的補助金」,這個數字也一改過去四個財年作風,由大約200萬元水平,急升近40%至300萬元;而眾所周知,公會協會向來是利益的溫床,多資源就好辦事,畢竟這些協會的會規,相比警察福利基金更加不透明。
要增加福利支出,當然要找水喉,但林鄭當選後的首個財年,對於「警察福利會」捐款就按年下跌,由3,900萬元跌至3,070萬元,真正原因就不知道了,懶得用陰謀論去解讀,惟值得一提的是,雨傘運動發生後,捐款一度在2014/2015財年飆升至5,353萬元。
另一個令收入增加的項目是「僱用警察服務費用」,這個數字在林鄭上任前,一直徘徊在700萬元至750萬元左右,但在2017/2018財年就大升至931萬元,令這個基金的收入顯著上升,也令警察有更多工開,有更多糧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幾年罪案率有下降固然是事實,但當紀律部隊變成利益團體,就難言要外界尊重,正如法官沈智慧話齋︰「They are well paid for it(警察並非免費服務社會的)」,背後令警察福利大增的決策人士,屬於樂善好施,抑或另有政治動機,你話呢?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